立夏都過了咋還穿棉襖?不少人凍得直哆嗦。南方多地雨下個不停,局部暴雨還冒雪,天氣太反常。
大家納悶是不是梅雨到,其實這還真不是時候。“梅雨”來頭可不淺,東漢就有記載,算下來兩千多年了。江南梅子成熟時總下雨,所以叫“黃梅雨”,柳宗元詩里也提過。
空氣濕衣服易發霉,又叫“霉雨”,《本草綱目》里說得明白。今年梅雨特殊在哪?
是近10年最早的,啥時候開始結束呢?老祖宗用干支歷法算,芒種后首丙日入梅,小暑后首未日出梅。2025年芒種6月5日,次日6月6日就是入梅日,夠早的。
出梅看小暑7月7日,7月13日癸未日,前后就這些天。
為啥說10年一遇?往年入梅多在6月5日到16日,今年趕了個早。
農諺說“早梅雨不休,晚梅旱斷伏”,早入梅預示雨水多。“吃了端午棕,還要凍三凍”,眼下冷空氣頻繁,添衣別嫌麻煩。
太湖縣汛期預測,5 - 9月降水偏少,可梅雨量卻接近常年。建德入汛形勢嚴峻,梅雨量略偏多,局部還可能有強降水。南昌等地梅雨預計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具體看當地氣象。
早梅雨氣溫低,農作物受得了不?
農民伯伯得留個心眼。雨水多光照少,莊稼長勢受影響,田間排水得趕緊安排。雖說科技能預測,老祖宗的經驗也有用,多留意總沒錯。
有人問今年夏天會澇嗎?目前看各地情況有差別。太湖縣暴雨日數少,建德卻要防臺風,氣候真是復雜。
入梅早不等于雨水泛濫,但極端天氣還得警惕著。
家里衣物要防潮,老人小孩多保暖,健康比啥都重要。農業生產別慌,及時關注天氣,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這梅雨來得早,后續天氣啥走向?大家都很關心。
氣候年年變,咱得跟著天氣走,靈活調整錯不了。
想知道更多天氣消息,關注我們,隨時更新動態。以上信息供參考,具體以當地氣象為準,祝大家平安度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