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棋院于2025年5月7日公布的最新版《圍棋競賽規程》對“死子放置規則”進行了調整,將原有的“兩次違規直接判負”改為“兩次‘注意’后判罰1目”。這一調整被部分輿論解讀為“為柯潔事件改規則”,但結合事件背景和規則細節來看,韓方的修改更偏向于“以退為進”的策略性調整,而非徹底妥協。以下是具體分析,僅是個人見解:
一、規則調整的背景與內容
1. 爭議事件回顧:
在2025年1月的第29屆LG杯決賽中,中國棋手柯潔因兩次未將提子放入棋盒蓋,被韓方裁判依據原有規則判負。中方認為裁判介入時機不當且處罰過重,最終柯潔退賽,韓國棋手卞相壹奪冠。此事引發中韓圍棋界對規則統一性和裁判機制的爭議。
2. 新規核心變化:
處罰力度降低:原規則規定首次違規罰2目,第二次直接判負;新規則改為首次違規判“注意”,累計兩次則判“警告”并罰1目,取消直接判負條款。
放置方式細化:允許將死子放在桶蓋周圍(需對手可見),增加靈活性。
二、是“為柯潔改規則”還是“以退為進”?
1. 表面讓步:緩和爭議壓力
新規降低處罰力度,確實回應了中方對“判負過重”的批評。韓國棋院運營委員會在2月會議中已決定修改相關條款,表明其試圖減少因規則爭議對國際賽事形象的影響。
2. 實質堅持:保留規則主導權
未解決核心爭議:中方核心訴求包括裁判介入時機的規范和國際規則統一,但韓方未對此公開回應。新規仍堅持“死子必須明確放置”的原則,僅調整處罰層級,未改變規則邏輯。
規則解釋權仍屬韓方:韓國繼續通過主辦賽事推廣其規則體系,例如LG杯等賽事仍采用韓國規則。此次調整更像是對技術細節的修補,而非根本性妥協。
3. 戰略意圖:維護本國規則權威
韓國此次修改被部分分析認為是以“退一步”換取“進兩步”,即通過小幅讓步平息爭議,同時維持對圍棋規則的話語權。例如,中國圍棋協會雖宣布不組隊參加LG杯,但未全面抵制韓國賽事,韓方仍掌握國際賽事主導地位。
三、爭議暴露的國際規則問題
1. 規則不統一:中、日、韓三國規則差異(如數目法與數子法)導致判罰標準沖突。柯潔事件凸顯了國際賽事中“東道主規則優先”的弊端。
2. 缺乏爭議解決機制:中方曾就判罰申訴但未獲回應,反映國際圍棋治理機制的缺失。中國圍棋協會呼吁通過此事件推動規則統一,但目前進展有限。
結論
韓國棋院的規則調整更多是策略性緩和矛盾,而非實質性讓步。其通過降低處罰力度緩解輿論壓力,但仍堅持本國規則體系的核心邏輯,并試圖鞏固在國際賽事中的主導地位。真正的解決之道在于推動圍棋規則的國際統一和建立公正的爭議仲裁機制,而這需要中、日、韓等多方長期協作。
原創不易,如果這篇文章帶給您啟發,不妨點贊收藏和分享,讓更多愛好圍棋的朋友看到,為他們解決學習圍棋上的困惑,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獨特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