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將頭功歸于中國,法國無奈公布真相,印度兩度承認失敗。中國戰機在本次印巴沖突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法國又公布了什么真相?印度承認遭遇了哪些失敗?
5月7日凌晨,印度對巴基斯坦境內的多個目標發起了空襲行動,但是在巴基斯坦的反擊下,先行動手的印度反而損失慘重。
根據巴基斯坦發布的消息,截至8日,巴方已經擊落了多達25架印度無人機,并且在7日凌晨的戰斗中,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其中包括3架陣風戰斗機,一架蘇-30和米格-29戰機。
印度方面同樣宣稱自己獲得了“勝利”,稱本次行動達成了打擊恐怖分子據點的預定目標,至于巴基斯坦公布的印度戰機的戰損,印度方面只承認有1架陣風戰斗機受損。
印度之所以承認有1架陣風戰斗機在行動中被擊落,是因為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現場圖片,清晰放出了落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陣風戰斗機殘骸,印度是想否認也否認不了。
不過法國方面公布的真相,卻讓印度有些打臉。據CNN報道,一名法國高級情報官員對其證實,的確有1架印度的陣風戰斗機被巴基斯坦擊落,這也是陣風戰機首次遭遇戰斗損失。同時他還透露,法國正在核實是否有不止一架“陣風”戰機在夜間被巴基斯坦擊落。
換言之,法國方面也認為,印度在這次行動中,很可能不止損失了一架陣風戰斗機。
很快新的證據就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流傳,根據Defense Blog發布的現場照片,一塊來自蘇-30或米格-29的標配彈射座椅殘骸在山區被發現,此外,殘骸附近還看到了RD-33引擎的殘余部分,這是米格-29的標準引擎。
面對這鐵一般的證據,印度也不得不再次承認失敗,同時也進一步證明,印度方面很可能還有更多戰損被故意隱瞞了。
那么,巴基斯坦為什么能夠在本次沖突中,對印度空軍取得壓倒性優勢呢?
對此,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達爾在7日議會會議上作出了解釋,他將頭功歸于中國制造的殲-10C戰斗機,并透露巴基斯坦空軍使用殲-10C擊落了包括3架陣風戰斗機在內的多款印度戰機。
此前就有不少軍事專家指出,本次沖突中,中國出口的霹靂-15空空導彈首次用于實戰,并取得了驚人的戰績。如今巴基斯坦確認了殲-10C的登場,那么使用中國的霹靂-15導彈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根據巴基斯坦方面證實,在本次戰斗中,雙方空軍在超過1小時的激戰中,均未離開自己的領空,導彈的交火距離有時超過160公里,這進一步反映出中國戰機和導彈的技術實力。
更令不少人振奮的是,解放軍出口的裝備,外貿版本身就相較于自用版在性能上會有所閹割,因此解放軍目前的軍事實力,只會超出更多,更不用說殲-10C和霹靂-15并非我們最先進的軍事裝備,這一次的印巴沖突,不僅證明了中國軍事實力的強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震懾了某些對中國心存不軌的外部勢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