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女性電影只能苦情?這部電影,爽到我起立鼓掌!
4月30日,馬麗主演的電影《水餃皇后》終于上映了。
不同以往的“搞笑女”形象,這次馬麗撇開沈騰,出演了一位底層逆襲的大女主,水餃皇后,臧健和。
電影沒有什么懸念的故事,就是山東妹子臧健和如何從打工擺攤,一步步創立商業帝國的傳奇人生。
馬麗飾演的人物原型,正是灣仔碼頭的創始人臧健和,而她的故事比電影更熱血。
臧健和出身貧寒,14歲便輟學打工,后來遭丈夫拋棄,獨自帶著兩個女兒闖蕩他鄉。
但她卻靠一雙手,一臺木制小推車,從碼頭小商販,到開設現代化工廠,再到和美國上市公司合作,一步步闖出60億身家的水餃王國。
這一切,都來自她心中堅守的一句話:“靠自己,不求人!”
1945年,臧健和出生于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的一個小山村。
因為家里太困難,5歲起,臧健和就開始幫家里干農活。
14歲時,父親外出打工,一去不復返,為了幫母親分擔經濟壓力,懂事的她輟學打工,在一家醫院當護工。
22歲時,臧健和在醫院結識了一位來華的泰籍醫生,兩人互生情愫,組建了家庭,生下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然而,命運總在你猝不及防的時候,給你當頭一棒。
1974年,丈夫接到來自泰國家人的電報,稱父親去世,讓他立刻回國奔喪。
誰知道,丈夫這一去就是3年,杳無音訊。無奈之下,她決定帶著兩個女兒去泰國找丈夫。
但當她到達泰國后,才發現丈夫早已再婚生子。
在泰國允許一夫多妻,婆婆勸臧健和留下來,給她名分。但以臧健和的性格,決不愿和他人共享丈夫,她毅然決定回國。
回歸途中,臧健和擔心回去后家人得知丈夫再婚的消息,會被外人說閑話,母親抬不起頭做人,不敢再向北走。
思來想去,在香港轉機時,她決定留下來,靠自己闖出一番天地。
這一年,臧健和32歲。
在香港,她用手上僅有的積蓄租下一間只有4平方的黑暗房間。
為了活命,臧健和一天打三份工,語言不通就找不用說話的體力活,從早干到晚。
有一天,臧健和在工作時不慎摔倒,導致腰部受傷,被送往醫院,還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
更不幸的是,老板得知消息后,不僅拒絕賠償還辭退了她。更令人意外的是,她還拒絕了香港社會福利署的救濟。
因為,臧健和知道,自己是來打拼的,要靠自己的雙手為女兒撐起一片天。
轉機很快到來,一次,工友來探望她,家里什么也沒有,臧健和只好用拿手的水餃招待工友。
沒想到,工友吃完她的水餃,竟然對她的手藝贊不絕口,工友對她說:“臧姐,你包的水餃這么好吃,不如去賣水餃吧!”
一語點醒夢中人!
被辭退在家的臧健和正愁沒有生計,她想,也許賣水餃真的是一條出路。
說干就干,臧健和用500港元,買了一些木頭和爐灶,自制了一臺木頭餐車,在人流量聚集的灣仔碼頭擺攤賣起了水餃。
從來沒有做過生意的臧健和,一開始放不開面子,根本不好意思叫賣,她只是默默等著經過的客人上門。
有一天,一個客人都沒有。
正在垂頭喪氣的時候,幾個剛打完球的小伙子經過水餃攤,正好肚子餓得慌,便一人叫了一碗水餃。
臧健和緊張地看他們吃完,得到的評價是:“好好吃啊!”
那一刻,她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開始大膽叫賣。
只是那時候在香港,無證擺賣是非法經營,臧健和的攤車經常被城管驅趕,她常常要一邊看著鍋里的餃子,一邊看遠處是否有城管過來。
兩個女兒每天放學都來餃子攤幫忙,大女兒幫她打下手,小女兒在不遠處盯梢。
有一次,小女兒因為跟隔壁攤主的小狗玩得太興奮,忘記自己的職責,擺攤的臧健和被城管逮個正著。
看見母親的攤車被城管扣住,大女兒放聲大哭,小女兒也在無助地哀求,臧健和見狀難過地抱著女兒哭了起來,城管實在不忍心,決定不再計較。
逃過城管的追趕,臧健和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賺錢機會。
雖然生意不大,但臧健和非常在意客人的反饋。
一開始,她發現很多顧客喜歡把餃子餡都吃了,卻把餃子皮留在碗里。咨詢之下,臧健和了解到原來是因為皮太厚,不好吃。
好不容易才做起來的生意,不能因為餃子皮太厚給搞砸了。
于是,臧健和跑遍了市場上大部分面粉商鋪,經過一周的研究調制,終于搟出厚薄適中,筋道可口的餃子皮。
餃子攤的生意越做越大,引來了不少人的注意。
1982年,日本企業大丸百貨看中她的技術,想與她合作,但是條件是要將商標改用日本商標。
臧健和一口回絕了,她說,我家的餃子只能叫“灣仔碼頭”。
在臧健和的堅持下,對方愿意無條件答應她的要求,只求能與她合作。
在與大丸合作后,“灣仔碼頭”聲名遠播。
1985年,臧健和斥資200萬,在香港建造了第一家大型水餃工廠。
僅僅幾年間,她的餃子事業越做越大,遠近馳名。
但即使生意越做越大,臧健和也始終堅守做安全食品的初心。
她堅持一定要做到最好的品質,絕對不能偷工減料,不能有次品出現在市場。
有一次,臧健和到工廠視察,看到一名老員工老陳包的餃子非常隨意。
臧健和對老陳說:“你已經是多年的熟手員工,怎么包出來的餃子還不符合出廠標準?”
誰知老陳卻說:“臧姑娘,你的餃子這么好賣,大一點小一點有什么所謂呢?隨便做就行啦。”
臧健和聽了老陳這番話,非常震驚,她對老陳說:“如果每件事情都隨便做做,那我們的工廠很快就會完蛋!”
在臧健和的價值觀里,做人和做企業一樣,一定要用心,把顧客當成朋友一樣看待,顧客才會成為我們的忠實支持者。
雖然平時臧健和與員工的關系非常融洽,但這次,她狠心把這位員工開除了,這也是她唯一一次主動辭退員工。
1997 年,臧健和與美國通用磨坊達成合作,共同投資在上海、廣州等地建立工廠,正式打入內地市場。
“灣仔碼頭”的技術和品牌也在短短幾年內實現快速擴張。
1999年,灣仔碼頭水餃的銷售額達到了5億元,在華東占據‘半邊天’的地位。
2002年,“灣仔碼頭”已經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部分一線城市站穩腳跟,在當地的水餃市場銷量數一數二。
2007年,隨著業務發展需要,“灣仔碼頭”產品先后出口到歐洲、北美和東南亞等多個國家。
后來,臧健和靠“灣仔碼頭”一系列產品,每年銷售額一度超過60億元。
2024財年,通用磨坊的凈銷售額為200億美元,作為扛起通用磨坊中國區“半壁江山”的灣仔碼頭,自然功不可沒。
從小小的木制攤車,到年入60億的“水餃王國”,臧健和用雙手實現了窮人逆天改命的神話。
功成名就后,臧健和也非常熱衷于做慈善事業。
她在青島捐資建立老年公寓;在山東大學設立了教育基金,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在陜西省的偏僻山村修建“灣仔碼頭母親水窖”,解決了當地居民飲水問題;在內地建廠聘用下崗女工……
但因為常年勞累,臧健和飽受心臟病和糖尿病的折磨,身體變得越來越孱弱。
2018年,臧健和坐在輪椅上,參加了香港中文大學捐贈儀式,這也是她生前最后一次公開露面。
2019年2月8日,臧健和離世,享年73歲。
回顧這一生,她一直在奉獻,前半生為她愛的人不辭辛勞;后半生為社會做善事。
同時,她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成就自己。
一個女人,憑借自己的一雙手,從無到有一步步打拼出億萬級商業王國,憑借的就是一股不服輸的韌勁。
正如電影中馬麗說的:
“我靠自己的本事賺錢,沒什么丟臉的,自從擺攤賣水餃開始,我就知道,我的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水餃皇后”臧健和逝世,用40年把中國餃子賣到了全世界!》
2、新華社:《一碗水餃 20年的溫度——訪“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
3、《臧健和傳奇》
作者:黃橙橙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