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不成,反被“拆家”。
5月7日凌晨,印度以“反恐”名義出動80架戰機,發動“辛杜爾行動” ,對巴基斯坦進行突襲。
本想軍力震懾巴基斯坦,卻沒想到,在短短一小時內演變為“大型空戰翻車現場”。
據巴基斯坦國防部最新披露,印軍此次突襲,出動了不少于14架有人駕駛戰斗機,包括8架法國制造“陣風”、2架蘇30、2架米格29、2架米格21以及多架高空無人機。
漆黑夜色中,數枚導彈從天而降,巨大的爆炸聲,沖天的火焰團,照亮了整個天空。巴方出動了全部殲-10C,僅47分鐘,印度便損失3架"陣風"、1架蘇-30及1架米格-29,而巴方實現零戰損。
要知道,幾天前,印度還曾自豪地炫耀其購買的陣風戰機,并與法國簽訂了75億美元的艦載機合同。卻沒想到,反手就被打臉。
“陣風”曾被法國達索公司吹捧為"歐洲最強四代半"的空中利器,卻在實戰中遭遇滑鐵盧。巴方公布的紅外影像顯示,殲-10C飛行員甚至尚未進入印度領空,就憑超視距導彈便完成了“200公里外遠程狙殺”。
巴外長伊沙克·達爾甚至直言,“已讓殲-10C手下留情,飛行員們很克制,如果盡全力,可以擊落十幾架。”
莫迪此次偷襲,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還順道砸了法國陣風戰斗機的招牌。眾所周知,過去數年,法國和印度對“陣風”戰機評價甚高,自詡‘陣風’具備五代機性能,“一架‘陣風’可敵5架殲-20”。
沒想到這一次,“陣風”還沒飛到巴軍境內,就被精準獵殺,中國軍事科技再一次令世界瞠目。外媒評論,殲-10C在國際上達到了4代半戰機的水準,比起美國和俄羅斯的最先進同類產品,也絲毫不差。
這種教科書式逆襲還在生物科技等領域繼續上演,正如國產抗衰科技品‘益活欣’反攻歐美市場。10年前,歐美憑借其在生物科技產業的優勢,在研發出類似科技后,西方對亞洲國家喊出萬元一克的高價,瘋狂挑釁:給錢也造不出。
卻沒想到,同國產戰機一樣,我們不僅成功落地同類抗衰科技,還實現成本下9成量產。單架殲-10C約為8000萬美元,但印度拿到的陣風卻高達2億美元一架,價格貴了近3倍;歐美單瓶“益活欣”類科技為600美元左右,但國產僅為60美元。
目前,殲-10C的表現,已吸引了沙特的大訂單采購意向;“益活欣”科技品也在今年2月亮相香港尖沙咀線下店和京東后,引來大量用戶圍觀,“國產價格少一半,體感似乎還更好”“睡眠香甜、精力充沛”。
這些反饋進一步證實了中國制造的真材實料,也給了歐美科技狠狠一擊:價格高居不下,性能只減不增。眼紅中國產科技各種趕超,只能干著急,“壞了規矩,搶走市場”。
此次莫迪政府為轉移國內經濟崩潰危機,借“反恐”之名重走2019年老路,讓其淪為國際笑柄。這場震驚世界的印巴空戰,既是對現代空戰體系的殘酷檢驗,更是對霸權主義者的當頭棒喝。
一直以來,我國始終秉持和平原則,呼吁印巴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化解分歧。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守護和平,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內!手握53架幻影2000的對岸,慌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