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搬磚經過銀川老城北門以北的一條巷子,正值飯點,想著是不是吃點什么填肚子。一抬頭,看到有家新開的面館,還是一家連鎖品牌。只見慶祝豎聯從二層房頂垂下,掛滿店面,門前兩面宣傳彩旗迎風招展,一派喜慶的味道。
尤為吸睛和扎眼的是,在店面門頭上掛著一條橫幅,寫著“拉面吃一碗送一碗,炒面片驚爆價12.8元”。猛一看到,這也把威記給“驚爆”了!
讓威記“驚爆”的不是它對于拉面吃一碗送一碗的大氣,也不是這個12.8元一份的炒面片。而是“驚爆”二字。
可能老板對于“驚爆”這個詞有什么誤解吧?
按照詞義,“驚爆”的意思是一個東西或者事物超出預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或者驚訝。
老板在12.8元一份的炒面片前面綴以“驚爆”,意思是他家的面片優惠力度大大超出人們預期,給足了顧客以實惠和優惠,顯示出自家的誠意和豪氣。
可能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這12.8元一份的炒面片雖然是優惠了,但也絕對到不了“驚爆”的程度。所謂的“驚爆”,只是他認知體系中的“驚爆”而已。
要知道,在惠民餐廳,一份炒面也就12,依舊有顧客喊貴。這12.8元,能“驚爆”到哪?反而襯托出自家炒面類的“貴”!因為“驚爆價”都要12.8元,那么等開業優惠期過去,這份面的原價會是多少?恐怕是“驚爆”的“貴”吧?
或許老板的本意是想用夸張的詞匯吸引眼球,卻忽略了顧客的實際感受。在物價飛漲的今天,12.8元的炒面片確實稱不上“驚爆價”,甚至可能讓精打細算的食客心里犯嘀咕:“這價格,真的劃算嗎?”
尤其在銀川,人們對于餐飲的“貴”,已經是怒其不改,改而不誠了。
更耐人尋味的是,橫幅上“吃一碗送一碗”的拉面活動,看似豪氣,實則也可能暗藏玄機。送的“一碗”是同等分量,還是小份?是當場贈送,還是下次消費才能用?如果細究起來,所謂的“送一碗”未必真能讓顧客占到便宜,反而可能是一種營銷話術,讓人在沖動消費后才發覺其中的“套路”。
其實,真正能“驚爆”顧客的,不是夸張的廣告詞,而是實打實的品質和誠意。如果一碗面真材實料、分量十足,哪怕價格稍高,食客也會覺得物有所值;反之,若只是靠噱頭吸引人,最終只會讓顧客覺得名不副實,甚至產生“被忽悠”的感覺。
或許,這家店的老板該換個思路——與其用“驚爆”這樣的字眼制造虛假驚喜,不如老老實實寫一句:“真材實料,好吃不貴。”畢竟,在餐飲行業,口碑才是最長久的廣告,尤其是在銀川。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又會拿什么房租、人工成本、水電成本來說事了。
那威記就從一個廚師的角度拆開來說一下一碗面吧?!疽砸唤锩嫫?元錢,一斤牛肉(今天價)35元來計算?!?/p>
面片的話,一斤可以做三份面,一份成本約1.2元;
一斤牛肉煮(鹵)熟,就算最終得五兩肉,那么一斤的成本就達到了70元,切49刀得五十片肉,那么一片肉是1.4元。按照平時吃面在面中大約能見三片肉來算,一份面的肉是4.2元。
一份炒面片,加上配料,調料,算2元。
那么原料成本就是6.4元。如果以毛利40%來計算,那么一份“驚爆價”12.8元的炒面片,老板只是少掙一點而已,虧是談不上的,無傷大雅。要的只是那個噱頭。
這“驚爆價”背后,不過是用低價炒面片吸引顧客進門,刀在門后早已磨得鋒利無比?,F實中,后廚早就摸透了規律——面片要揪得薄些,牛肉片切得透光,三片肉擺成扇形鋪在面上,乍一看竟顯得分量十足。這時候,12.8元的炒面片就成了鉤子,釣的是食客對“實惠”的期待,而真正填滿錢箱的,永遠是那些沒被寫進促銷海報的隱藏菜品。
至于那“無傷大雅”的毛利,早被翻臺率補足了。中午高峰期,一張桌子輪轉三四撥客人,薄利多銷的賬本里,每個數字都透著熱氣騰騰的算計。
多謝真誠,少些套路吧?
我是威記聊美食 ,用溫暖的文字,講述美食美味!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