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之后,印度開放了巴格利哈爾水電站的兩扇水閘,以及薩拉爾水電站的三扇水閘。
據了解,印度在切納布和杰赫勒姆兩條“巴基斯坦份額”西河的上游,總共有5座水電站,不過真正具備通過“閘門”進行調解的水電站,只有三座,除了薩拉爾和巴格利哈爾之外,還有一個杜哈斯特水電站。
不過這個杜哈斯特僅僅用于排沙,屬于典型徑流式,幾乎無法發揮斷水的作用。
也就是說,現在印度已經把關掉的閘門,全部都打開了。
從時間線來看,印度從4月23日開始,逐步下閘,巴方監測到切納布來水從 29,675?立方英尺/秒跌至 11,423?立方英尺/秒。到了5月4日,薩拉爾和巴格利哈爾兩座水電站的5扇閘門完全落下,導致下流部分河段可步行通過。
印巴局勢持續升級,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水資源之爭。
印度無法長時間關閘
這一次,印度要卡巴基斯坦脖子,但是印度實際上不具備完全卡脖子的能力。
根據《印巴水條約》,印度只能建徑流式水電站,理論庫容很小,無法徹底給巴基斯坦斷水,因為如果一直憋著不放,印度自身就要受災,尤其是在暴雨來臨的時候。
這一次印度突然開閘,印方給出的理由是暴雨導致水位上升,為了緩解大壩的壓力,只能開閘放水。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如果是為了泄洪,不需要所有閘門全開,所以說,這里面還有一層服軟的因素。
有臺階就趕緊下
實際上,空戰失利之后,印度方面已經向巴基斯坦喊話稱,印方不愿繼續升級局勢。
同時印度開閘放水,也是印度認栽的一種信號,畢竟印度人向來嘴硬,而且都是玻璃心,5架戰斗機被擊落,面子上本身就很難看,再開閘放水,又進一步釋放了服軟的信號,還是相當罕見的。
不過也沒有辦法,現在有臺階了,就得趕緊下,畢竟是真的下雨了,這是大自然給你的臺階,不抓住機會,扭扭捏捏,接下來只會更難受。
被打怕了
從斷水這一套操作來看,印度明顯是在故意挑事。
由于協議的緣故,印度在水資源方面卡巴基斯坦脖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以說是做不到的,只能卡上幾天,影響十分有限。
回頭來看,印度當時下閘,就是要升級局勢,印度這邊水閘一關,巴基斯坦那邊就說這是戰爭行為,然后印度就有了開戰的借口。
所以說,是印度強行挑起了這次軍事沖突,印度以為自己的常規軍力遠在巴基斯坦之上,且“陣風”戰斗機入列多年,已經準備地十分充分了,要為上一次飛行員被俘虜一事報仇雪恨。
結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印度自己升級局勢,出動大量戰機與巴基斯坦打了一場當代規模罕見的空戰,然后被剃了個光頭,以0比5落敗。
被打敗之后,也不裝了,趕緊開閘放水,這叫什么?這就是被打怕了,趕緊緩和一下局勢,否則再次鬧大了,是打還是不打?不打就是慫了,再打又沒打過怎么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