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慶同屬長江上游,山水相依,81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將四川6個市、重慶12個區縣緊緊相連。
5月8日,“川渝河長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聞發布會在四川成都舉行,兩地水利部門及相關負責人就深化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創新構建流域協同治理新格局相關情況作介紹。
關鍵詞:協同治理
在全國首創設立跨省際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
“我們在全國首創設立跨省際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統籌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協同治理。”四川省河長制辦公室副主任、水利廳副廳長譚小平說,“川渝跨界河流聯防聯治模式”榮膺“2020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國家發展改革委總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跨區域協作典型經驗、成渝地區協同發展創新案例,入選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收錄入《重慶經濟社會發展藍皮書》。
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方面,雙方簽署《川渝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合作協議》,發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護聯合宣言》,在聯合巡查、聯合治理、聯席會議、聯合執法、信息共享、問題處置、人才培養等10個方面深化合作,簽署河湖長制合作協議100余個,累計召開聯席會議125次,開展聯合巡河1200余次,解決問題6000余個,推動流域構建形成上下貫通一體、左右岸協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同時,兩地開展“萬名機關黨員凈岸巡河”“河長面對面”“河小青”青年志愿服務護河等多項活動,川渝3.6萬名黨員巡河巡湖4萬人次,“河小青”開展護河活動3000余場次,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河道治理、保護水生態環境的濃厚氛圍,經驗做法獲評機關黨建協同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十佳案例”。
關鍵詞:幸福河湖
25個川渝跨界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我們堅持全域治理、精準治理、依法治理、重點治理,用幸福河湖建設助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譚小平介紹。
五年來,川渝聯動開展污水“治三排”、河湖庫“清四亂”、入河排污口整治、阻水片林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230余次,推進瀨溪河、大清流河、南溪河等一批重點流域綜合治理,攜手破解川渝兩地最復雜界河銅缽河治理難題,長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水平,25個川渝跨界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較實施川渝聯合河長制前提高4個百分點。
針對跨界流域、農村河湖、中小型水庫及城鄉結合部小微黑臭水體等,兩地開展省市級聯合暗訪5輪,發現并整改涉河湖問題429個,跨界河流整體面貌持續改善;
充分發揮“河湖長+”作用,健全水利、公安、檢察院等部門聯合執法、涉河湖重大問題調查處置等工作機制,聯合開展執法行動100余次,相互移送案件線索16件,依法打擊涉河湖違法行為;
共同投資11億元,實施瓊江治理項目96個,建成文化景觀、親水休閑等設施100余處,成功創建瓊江省級幸福河湖,打造花漫瓊江、彩虹滑道等景點,每年吸引游客超百萬,生態價值轉換明顯。
兩地還聯合繪制《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圖表集》,實現跨界河流“一張圖管理”;聯合編制實施“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23個,發布全國首張跨界河流塘河健康“體檢表”;在瓊江(遂寧段)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工作。
關鍵詞:持續發力
將聚焦7個方面,進一步提升跨界河湖治理效能
“我們將全面強化川渝河長制,以更有力的舉措推進跨界河湖管理保護治理,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持續提升兩地沿河群眾因水而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慶市河長辦公室副主任、水利局副局長宋剛勇表示。
具體而言,兩地將依托川渝聯合河長制推進平臺,探索試點建立河長聯席會議和聯合巡河機制,繼續實行跨界河湖河長工作交接制度,實行問題“發現—交辦—整改—銷號”全鏈條閉環管理,全面推行“一河一策”聯合編制、河流健康評價結果互認,合力創新“財政投入+社會資本+生態補償”多元投入機制,進一步夯實川渝河長制協同一體的制度化、體系化根基。
宋剛勇說,《探索共建川渝幸福河湖》已列入20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集成式標志性重大改革清單,兩地將以共建跨界幸福河湖為抓手,聚焦“安瀾、生態、宜居、智慧、發展、文化、公眾滿意”7個方面持續用力,加快建成一批具有西部特色、川渝辨識度的幸福河湖,全面激發川渝毗鄰地區河湖共建共保積極性,大幅提升跨界河湖治理效能。
與此同時,兩地將加快推進數字化管河應用平臺深度融通,重點探索推動川渝跨界河湖數據庫、跨界河長協同工作臺、跨界河湖數字孿生建設,聚力提升河湖治理管護數字化、智慧化水平。
針對基層河湖“最后一公里”問題,兩地將通過聯合巡河、聯合執法消除責任盲區,加快建立起責任明確、協調順暢、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基層河湖管理保護機制,推動實現河湖治理保護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贏。
數讀?川渝河長制五年合作成效>>>
81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將四川6個市、重慶12個區縣緊緊相連
開展聯合巡河1200余次,解決問題6000余個
開展省市級聯合暗訪5輪,發現并整改涉河湖問題429個
兩地3.6萬名黨員巡河巡湖4萬人次,“河小青”開展護河活動3000余場次
長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水平
25個川渝跨界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較實施川渝聯合河長制前提高4個百分點(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劉翰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