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日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稱,中國正在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火藥。路透社稱,這是澤連斯基首次公開指責中國直接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隨后在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路透社記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的提問時表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一貫明確,一直積極致力于止戰停火、勸和促談。中方從未向沖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
除了指責我國外,日前烏克蘭政府公布了一份制裁清單,宣布對三家“幫助俄羅斯制造導彈”的中國企業實施制裁,禁止其在烏克蘭開展業務并凍結在烏資產。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政府對中國的敵意和惡意是顯而易見的——在這些深受西方“二元對立”思維影響的烏克蘭政客眼中,國際關系宛如小孩子過家家一樣,任何國家只要不支持烏克蘭、不斷絕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那就是“站隊”俄羅斯。
澤連斯基(資料圖)
而這已經是澤連斯基團隊上月第三次碰瓷中國。月初還在叫囂有150名中國人在幫俄軍打仗,又突然升級到"中國供應武器火藥"。耐人尋味的是,當美國一媒體拿著所謂"俄軍使用中國熱成像儀"的衛星照片要求置評時,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卻坦言"沒有證據顯示中國直接軍援"。這種官方表態與總統言論自相矛盾的亂象,折射出烏克蘭政治決策層的分裂狀態。
中國究竟有沒有“軍援俄羅斯”,美國其實很清楚。此前在聯合國安理會,美國代表再次聲稱“中國對俄軍援”。對此,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霸氣回應稱,如果中國真的給俄羅斯軍事援助,那么俄烏沖突就不是現在的局面了。對這番話,在場的所有國家代表都默不作聲,美國代表則在沉默許久后,表示“如果中方覺得有問題,她可以撤回相關言論”。
澤連斯基(資料圖)
需要指出的是,澤連斯基對中國發起無理指責,最終斷掉的,是烏克蘭自己的后路。就在3月份,中國與烏克蘭剛剛簽署了兩大議定書,并計劃擴大烏克蘭的豌豆、野生水產品進口,也為烏克蘭農產品擴大中國市場奠定了基礎。但是據俄媒體報道,在今年3月份,中國糧食進口量減少了75%,其中烏克蘭的糧食進口影響最為嚴重,進口金額從一年前的1.413億美元減少到6萬美元,下滑幅度超過99%,可以說幾乎中斷。
根據海關最新數據,2025年1月至3月,中國國際糧食進口同比下降40.8%,烏克蘭是受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也就是說,中國對烏克蘭糧食的進口大幅減少。尤其是玉米。從總數據來看,烏克蘭3月份對中國出口的糧食數據非常慘淡,總價值只有6萬美元。一年前,這個數字高達1.413億美元,這不是暴跌,而是幾乎全部歸零。事實上,中國糧食進口的布局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要知道,在國際市場上,沒有人能永遠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
俄羅斯糧食(資料圖)
總的來說,這場外交博弈可能產生深遠影響。烏克蘭可能因此失去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全球南方國家將更清晰地認識到沖突背后的復雜利益關系;國際社會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難度也可能進一步加大。當前局勢揭示了一個現實:在國際關系中,小國往往難以避免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