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外交部長王毅在里約熱內盧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王毅說,最近國際形勢又出現不少新變化,變化是這個時代常態,但不變是中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中國最高領導人和普京總統的戰略引領始終是中俄關系保持高水平運行的根本保障。雙方要共同努力,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不斷轉化為各領域合作成果。王毅表示,當前,單邊與多邊博弈激烈進行,維霸和反霸較量在全球展開。金磚國家團結與合作正在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戰略價值。
拉夫羅夫(資料圖)
在近日舉行的兩會上,中國外長王毅就中俄關系表態,“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中俄友好的歷史邏輯不變、內生動力不減......決定永久睦鄰友好”。王毅的這句表態,里面有個相當少見的詞語,那就是“永久”。“永久”這一個詞匯,在國際外交場合可謂是極其罕見的,因為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系,向來都是利益當先,從來不存在永久一說。中方既然這么說,這表明中俄關系早已經超越一般的國家關系。不僅中方也堅持這套理論,包括俄羅斯也是這樣的想法。
相對于美俄關系不確定性,普京在對華態度上卻立場鮮明,普京用“深層次、具有戰略意義”這9個字定調中俄關系,表明俄方已將中國視為戰略伙伴,中俄合作將繼續升級。眼下中國已經是俄羅斯能源的第二進口國,2024年雙邊貿易額超2500億美元,兩國在金融、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合作愈發深化,這種高度互補、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已經成為新時代國與國交往的典范。而中方選擇參加普京的勝利日閱兵,既是主權國家的權利和自由,又體現出對俄羅斯的支持。
普京(資料圖)
放眼全球,歷經風雨且歷久彌堅的中俄關系已然樹立了大國、鄰國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的典范。去年中俄迎來建交75周年,中國最高領導人和普京總統三次面對面會晤,共同引領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邁向歷史新階段。今年以來,中國最高領導人與普京總統兩度戰略溝通,繼續引領中俄關系在風高浪急的百年變局中堅毅前行。兩國元首高度互信、密切溝通,不僅是新時代中俄關系的鮮明政治符號,還為兩國關系發展提供堅實戰略保障。
從當前的俄烏局勢來看,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承諾的短期結束俄烏沖突的目標似乎難以達成,美國方面反而幾次提出或將退出斡旋。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首先反映出的是美國自身動機不純。美國現在的目標是要重置美俄關系,并盡快從烏克蘭危機中抽身。美國并不想從根本上解決烏克蘭危機、處理歐洲安全格局當中的深層次的矛盾,而僅僅希望以停火,包括暫時的、短期的停火為目標來展現美方的行動力,這種做法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現在,俄烏沖突陷入僵局。從俄方看,普京數月來反對接受停火,擔心烏克蘭利用停火重新集結,用西方武器重新武裝。俄羅斯想要的結果,一是守住沖突中占領的烏東四州領土,以及2014年就占領的克里米亞半島;二是從根本上消除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安全威脅。特朗普政府在領土問題上,一定程度支持俄羅斯。特朗普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一些美國官員也認為,沖突結束后的新邊界線,可在現有邊界線附近劃定。
澤連斯基(資料圖)
在美國積極推動俄烏沖突停火的時候,歐洲的立場還是非常的強硬,已經通過一系列的國際會議,要推動對于烏克蘭基輔當局的支持,并且承諾給予更多的軍事援助,以及財政支持。也是因為歐洲的支持,讓烏克蘭基輔當局看到了新的希望,為此敢于在多個區域繼續和俄羅斯作戰,包括進入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地區,也有軍事力量維持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作戰,顯然烏克蘭基輔當局并不愿意結束沖突,因此一旦沖突結束,基輔當局就會被清算,為此就有了如今的死磕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