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8日上午,俄羅斯總統普京同中國領導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在莊嚴的迎賓曲中,中國領導人和普京分別從喬治大廳兩側沿紅地毯健步走到大廳中央。
兩國元首就中俄關系和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一致同意堅定不移深化戰略協作,推動中俄關系穩定、健康、高水平發展;共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據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電視臺的一部紀錄片中表示,中俄關系本身就增強了全球穩定性。普京在片中直言:中俄關系是深層次的、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因為兩國利益相吻合。
普京表示:“世界上的動蕩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我們之間這種可靠、穩定的關系本身增強了世界的穩定性。”
普京認為,在未來的25年間,七國集團占全球經濟比重將持續下降,這將導致這些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將持續減弱。值得注意的是,“中俄關系增強全球穩定”,是普京第一次進行這樣的表述。
普京(資料圖)
有專家認為,特朗普希望借助俄羅斯擊敗中國,就如尼克松曾恢復與中國的關系以遏制蘇聯一樣;但我不認為這是特朗普的主要動機。即便如此,這樣的策略也很可能會失敗。正如近期多位發言人所反復強調的,中俄關系友好擁有強大的內生驅動力和獨特的戰略價值,不會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左右。
俄羅斯人認為,只有在符合俄羅斯條件的基礎上,才能通過調解俄烏沖突找到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出路。但這并不意味著俄羅斯希望將其對外關系和經濟政策恢復到2021年的狀態。
中國社科院俄歐亞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發布《俄羅斯黃皮書:俄羅斯發展報告(2024)》。俄歐亞所俄羅斯經濟室主任徐坡嶺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美方自己的解釋,“對等關稅”不包含俄羅斯一是因為當前美俄貿易額很小,二是因為俄烏和談、美俄關系改善都正在推進,不希望關稅沖擊相關進程。
普京(資料圖)
俄烏沖突爆發以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極限制裁,俄外交部稱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已超過2萬項,然而俄羅斯在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4.1%,超過了絕大多數西方國家。
俄羅斯為什么能夠硬扛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根本的原因不在經濟上,而是在軍事上,因為俄羅斯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有6000多枚核彈頭,西方國家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5月4日播出的專訪中,特朗普語焉不詳,他一方面稱自己對和談前景仍抱希望,一方面又承認,俄烏和平協議“也許不可能達成”。
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更接近了”其想要的斡旋結果時,特朗普說:“我希望如此。”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中有一方比另一方更為接近達成協議,但他不愿意明確點出是哪一方。“我們還得繼續看看,”特朗普說,“……但我想解決這個問題。”
特朗普(資料圖)
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曾表示,特朗普對當前結束俄烏沖突的談判進程感到“沮喪”,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耐心已快耗盡”。
24日,在談及對俄羅斯的態度時,特朗普表達了對俄羅斯襲擊基輔的不滿。當談及是否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時,特朗普表示,他“寧愿在一周內回答這個問題”,但如果無法達成協議結束沖突,“事情就會發生”,并強調美國會竭盡全力與烏克蘭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