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俄羅斯紅場閱兵式上,俄羅斯一口氣掏出了2款卡車炮,分別為2S43“錦葵”和2S44“風信子-K”。后者是前者的進一步升級型號,這兩款卡車炮目前均已在俄烏前線實戰過,使用了相同的8×8輪式底盤和開放式炮架設計。
唯一的差別,是2S43“錦葵”卡車炮,使用的是47倍徑的2A64型152mm榴彈炮。而2S44“風信子-K”,使用的則是50倍徑的2A36型152毫米榴彈炮。
前者使用標準的152毫米高爆彈時,最大射程為25公里,后者在使用標準的152毫米高爆榴彈時,最大射程能夠達到30.5公里。如果使用特制的152毫米底排增程彈,那么最大射程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到33.5公里的水平。
根據前線俄軍的實戰反饋,無論是2S43“錦葵”,還是2S44“風信子-K”,在俄烏前線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射程不足。畢竟,烏克蘭炮兵從西方獲得了不少52倍徑身管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卡車炮,在使用155毫米高爆彈時,射程會比使用152毫米高爆彈的2S43“錦葵”和2S44“風信子-K”更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前線俄軍炮兵選擇直接給2S44“風信子-K”配備最大射程,能夠達到40多公里的“紅土地”系列激光制導炮彈,代價則是作戰成本直接飆升。
相比之下,雖然中國的PCL-181型155毫米卡車炮,使用的是6x6的卡車底盤,但卻扛了一門52倍徑身管的155毫米火炮。在使用普通的155毫米高爆彈時,最大射程就能夠達到40公里,如果使用W35型火箭復合增程彈藥時,最大射程則能夠提升到100公里的水平,完全超過了俄羅斯的2S43“錦葵”和2S44“風信子-K”。
并且,中國的PCL-181型卡車炮,最多只需要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從行軍狀態轉入發射狀態。而即使是自動化程度更高的2S44“風信子-K”,想要完成相同的動作,也需要2-3分鐘的時間。其自動化程度,顯然和中國的卡車炮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實際上,俄羅斯并非沒有射程更遠的大口徑火炮。比如52倍徑的2A88型152mm榴彈炮,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不清楚是產能的問題,還是性能的問題,俄羅斯遲遲沒有將2A88型152mm榴彈炮搬到卡車底盤上,搞出一款射程更遠的卡車炮。
不過,就算火炮的射程問題解決了,如何提升卡車炮的自動化程度,也還是擺在俄羅斯人面前的一大難題。
現在擺在俄羅斯人面前最大的難題,在于目前俄羅斯自己的精力是比較有限的。如果要研制性能先進的大口徑遠程身管火炮,那生產數量和裝備數量就上不去。如果要確保生產數量和裝備數量,那就需要在技術先進性方面做出妥協。
比如2S43“錦葵”和2S44“風信子-K”,實際上就是非常典型的“牽引炮上車”。雖然在某些方面和PCL-181這類世界先進水平的卡車炮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對于還在大量使用牽引式火炮的俄軍炮兵來說,也算是勉強夠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