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美東時間周四,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納指漲1.52%,標普500指數漲0.63%,道指漲0.21%。其中,標普500指數、道指均錄得日線八連漲。熱門中概股漲跌不一,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21%。瑞幸咖啡漲超4%,霸王茶姬漲逾3%,金山云、萬國數據漲超2%,富途控股、貝殼等漲超1%,阿里巴巴、京東、攜程網、理想汽車等小幅上漲。周四德法意西等多數歐洲國家因勞動節休市,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02%,勉強連漲14個交易日。
伊朗和俄羅斯一樣,非常依賴能源的出口,不過伊朗在出口石油的同時,還要從國外進口天然氣,因為伊朗天然氣的儲量不多,最近伊朗就有跟俄羅斯簽署協議,要從伊朗進口大量的天然氣,并且是通過管路的方式,從而解決伊朗燃料不足的問題。俄羅斯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在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時候,俄羅斯可以通過伊朗來拓展銷路,從而獲得了更多的收益。原本歐盟從俄羅斯大量購買天然氣,由于俄烏沖突的爆發,歐盟已經從美國購買天然氣,為此讓俄羅斯損失不小,也是因為歐盟對于俄羅斯的制裁,俄羅斯已經在開拓其余的市場。
伊朗石油(資料圖)
此前,特朗普曾致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敦促伊朗就放棄開發核武器與美國談判。特朗普威脅,如果兩個月內,伊朗拒絕核談判,就將采取“軍事行動”。但伊朗的回應很簡單,絕不會接受“霸凌”的談判。伊朗并且明確,如果美國敢轟炸伊朗,就對美國軍事基地進行報復。伊朗畢竟是伊朗,伊朗不是嚇大的。
在這場博弈中,中國的位置同樣關鍵,作為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費國,伊朗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原油供應來源之一。去年,中國從伊朗進口了大量原油,占總進口量的比重不容忽視,更為重要的是,中伊之間的部分石油交易采用了人民幣結算。這一點尤其觸動美國的神經,因為它直接挑戰了美元在全球石油貿易中的主導地位。美國此次揮舞“二級制裁”大棒,不僅針對伊朗本身,也意在威懾像中國這樣的第三方買家,壓力自然也傳導到了中國這邊。
特朗普(資料圖)
當美國叫囂“誰敢買伊朗石油就踢出美元體系”時,中國默默干了兩件事:1.用人民幣買油:中伊石油交易30%以上繞過美元,甚至用“石油換投資”模式規避審查。2.建獨立支付系統:中國與中東、俄羅斯的能源交易,正加速去美元化,甚至撬動數字貨幣試驗。這不僅是經濟博弈,更是規則制定權的爭奪。美國制裁越瘋狂,越逼得全球加速“去美元化”——2024年美元儲備占比已跌至58%,創30年新低。
當前的全球格局早已不是美國說了算。中俄深化能源合作,西亞國家逐步推動去美元化,沙特等國也開始多元化出口對象,全球石油市場正在從美元壟斷逐步走向多極競爭,美國若繼續依賴霸權手段,反而會加快自身邊緣化。說白了,當前中美在伊朗問題上的對峙,本質是國際秩序主導權的較量,美國的“長臂管轄”暴露出其霸權邏輯的局限性——既無法迫使中國屈服,也難以獲得廣泛國際支持,而中國的應對策略體現了大國定力:既不主動升級沖突,又堅決捍衛核心利益。
貿易(資料圖)
然而,對長期的貿易對峙局面,特朗普實際上沒有信心,他很快通過美國總統特使格雷內爾發聲,喊話中方進行談判。對此,中方并未松口,而是回應了特朗普一句話“解鈴還須系鈴人”。顯而易見,中方的態度非常明確,既然是特朗普挑起的貿易對峙,那么就要他自己通過正確的方法來解決。而且,部分產品的關稅豁免是不夠的,中方已經看穿了特朗普的真正意圖。只有美國全面取消所謂的“對等關稅”,中美關系才有重回正軌的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