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報》記者 郁叢嘉
用重工精藝塑造和平友好,用民間交流紀念友愛精神,5月8日,一場別具意義的贈送儀式在東京鳩山會館舉行。數十位中日兩國文化、教育、僑團等領域的代表共同見證這一雅事,多家在日媒體全程參與報道。
為表達中國人民對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中日友好及世界和平事業中所做貢獻的敬意,由旅日篆刻名家、樂得印社社長馬景泉策劃,來自吉林的兩位藝術家王紅東、張新為鳩山由紀夫創作了銅像及御用硯。在贈送儀式現場,中國藝術家將一尊栩栩如生的銅像和一方造型雅致的御用松花硯,送給鳩山由紀夫。
鳩山由紀夫對這兩件藝術作品愛不釋手,并與來自中國吉林的“閑情文化研究會”訪日團熱情交流,向藝術家致謝。贈送儀式現場,鳩山由紀夫欣然命筆,寫下“友愛”二字。
據了解,鳩山由紀夫銅像出自長春雕塑家王紅東之手,歷時一年完成。銅像正前方鐫刻著鳩山先生親筆題寫的“友愛”二字,背后是馬景泉以篆刻單刀披的方法創作的日期與落款。一尊雕像,鑄塑著兩國人民祈愿和平的不變信念。
硯臺由通化松花硯大師張新打造,采用珍貴的松花石材質雕制而成,硯材源自長白山地的地質遺存,也是吉林的文化象征之一。蓋面同樣刻有鳩山先生題字“友愛”,整體重達30公斤,硯體雕有象征中華文明的龍紋與和平鴿,印章落款“愛和平”,寓意深遠。
藝術,是超越國界的共通語言。友愛與和平,可以用一幅書法作品傳遞,也可以用一尊雕像表達,抑或借一方硯石承載。形勢雖然各有千秋,唯有中日兩國人民祈愿世代和平、發展共贏的心愿,永恒不改。
國之交,在于民。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無論區域發展面對怎樣的挑戰,只要中日兩國人民常懷和平與友愛的信念,用扎扎實實的行動持續落實交流與對話,必然能夠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