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至11日,第十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開幕,匯聚世界各地的頂尖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與觀眾,探索全球影像藝術的未來趨勢與對話。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9屆。作為亞太地區影像藝術的綜合性平臺,影像上海不僅推動了亞洲影像藝術市場的發展,也成為全球影像藝術交流的重要窗口。
本屆博覽會匯集來自全球20多個城市的100多家優質參展伙伴,涵蓋影像藝術的各個領域。展會將設立多個精彩版塊,包括“核心曝光”、“新銳焦點”、“景深視界”、“洞見映像”、“共創廣角”與“異視同聲”,為藝術愛好者與專業人士提供多元化的視覺體驗。
在這些板塊中,觀眾將有機會欣賞到世界級藝術家的重要創作,諸如著名藝術家喬瓦尼·歐祖拉(Giovanni Ozzola)、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JR、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等的代表作品。
2025年是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也是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緊扣這一歷史節點,特別策劃了以電影與影像藝術之間的關系為主題的展覽項目“洞見映像”。
參觀者走過導演賈樟柯的主題展覽作品前。
策展人施瀚濤圍繞中國電影第六代導演賈樟柯與三位著名攝影及影像藝術家——劉錚、余力為、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展開深入討論,探討攝影、電影與錄像藝術之間的相互作用,展現影像藝術與電影媒介對當代社會生活的深刻表達。
為了推動女性藝術創作,博覽會特別與可頌平臺聯合發起了“閃光的她”影像月,鼓勵女性攝影創作的突破與發展。通過“閃光”發現官的選拔機制,博覽會將展示來自女性藝術家的優秀創作,進一步豐富影像藝術界的性別多樣性與視角創新。
來自西班牙的女攝影家在現場介紹自己的創作過程。
此外,參展的西班牙文化中心將呈現“反轉·凝視——女性收藏,新的視角”,致敬西班牙著名女性攝影師伊莎貝爾·穆尼奧斯(Isabel Mu?oz),彰顯女性在影像藝術中的獨特地位。
2025年影像上海將繼續為藝術家們提供展示創作的廣闊平臺。在“新銳焦點”與“核心曝光”板塊中,博覽會將展示包括美國紀實攝影師羅絲·哈特曼(Rose Hartman)、日本攝影師金村修等新興與經典藝術家的個展。通過跨界創作與影像手法的創新,藝術家們以其獨特的方式重新定義了影像藝術的邊界。例如,金村修的作品突破了傳統攝影的界限,延伸至繪畫、影像和拼貼藝術領域,創造出顛覆性的藝術實踐。
博覽會還關注、支持年輕一代藝術家的崛起,尤其是來自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年輕影像創作者。新興畫廊如Mandy Zhang Art與PETITREE展示中國藝術家孫燦與陳啟恒、雷安喬等年輕藝術家的代表作。通過影像這一媒介,年輕藝術家們探討現實感知與內在情緒的復雜關系,呈現出多元的藝術語言與視角。
博覽會期間,抖音、適馬、富士等影像相關品牌也帶來自己的創作者矩陣,向觀眾展示新的傳播語境下,貼合公共話語空間的影像作品。從手機拍攝的美好生活到1億像素中畫幅相機記錄下的絕美風光,不少參展攝影師擁有十萬、百萬、千萬級別的粉絲受眾,他們的作品不僅擁有很強的“帶貨能力”,也切實影響著影像藝術市場的風向,展現出直接與廣闊人群對話的能力與影響力。
除了展覽本身,2025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還與上海的多個城市地標合作,打造“一城多域”的文化體驗。與張園、藝術蘇河、興業太古匯等藝空間聯動,觀眾將能在這些城市地標中享受一系列跨界藝術活動,包括藝術展覽、講座分享及晚宴派對等,突破傳統藝術展覽的局限,帶來更加多元、互動的藝術體驗。
博覽會期間還設立主題對話單元,藝術家、藏家、策展人等不同身份的業內人士齊聚一堂,一起探討影像圈里那些事,為熱愛影像藝術的觀眾帶來深入的視角與新鮮的觀點。
原標題:《會展區 | 影像上海藝博會回歸, 展示藝術與電影的跨域對話》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蔣迪雯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董天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