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盼,現為利津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警務技術三級主管。她在法醫(yī)崗位上默默耕耘,藏藍下,以女子之軀扛起法醫(yī)脊梁;白褂內,用精湛技術捍衛(wèi)使命擔當。先后榮獲2022年嘉獎、2024年兩會安保期間表現突出個人、2024年夏季行動表現突出個人等榮譽。
解剖室的“鏗鏘玫瑰”
無論是高度腐敗的尸體,還是森森白骨;無論是酷夏正午,還是寒冬凌晨,只要案件有需要,孫盼都主動沖在第一線,在一系列影響較大的案(事)件偵破處置過程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2022年2月,轄區(qū)發(fā)生一起爆炸案件,現場兩具尸體已面目全非、支離破碎,孫盼與戰(zhàn)友們第一時間進行了解剖檢驗,僅用6小時便出具了檢驗及尸源比對結果,為偵查破案打開了突破口。
在工作中,通宵達旦對孫盼來說是常態(tài)。有時為了盡快出結果,她半夜也要回到工作崗位。但作為一名母親,對孩子們充滿了愧疚。為了學習化驗技術,考慮到試劑有害,她提前給不到1歲的孩子斷奶。因為工作的原因,她不能經常陪伴孩子左右,錯過了孩子許多重要的時刻。然而,她把對家人的愧疚深埋心底,在工作中更加努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職責。
實驗室的“白衣神探”
DNA一直被認為是最直接、最準確的刑事技術手段。2019年5月起,孫盼赴市局跟崗學習DNA檢驗工作,面對新業(yè)務,她憑借一份闖勁,一份執(zhí)著,迅速投入到學習中。在別人眼中一頭霧水的顏色、數字,在她看來是撥開重重迷霧的“生物密碼”,更是打開案件真相的“金鑰匙”。2023年10月,由孫盼入駐的縣局DNA實驗室正式掛牌運行,孫盼帶領助理扎身實驗室內,為基層所隊解決了大批難題。
自開展DNA檢驗工作以來,孫盼共受理檢驗各類案件1100余起、檢材4800余份,檢出案件880余起,比中嫌疑人360余人,有效檢出率高達80%。
尋親路的“熱心警花”
“謝謝你們圓了我的回家夢!”僅出生5天便被送養(yǎng)的馬先生,如今已年過半百,他在利津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法醫(yī)孫盼的幫助下,找到了家人。在收到馬先生的尋親求助后,經過檢驗,以及不斷地分析、研判、比對,只能得出馬某可能來自山西某家系的初步結論。孫盼與同事們先后電話溝通100余個對象,輾轉14個地市和縣域,檢驗血樣100余份,最終幫助馬先生找到了“走西口”遷徙、現住于內蒙古某縣城的親生父母。馬先生感恩涕零,送來了寫有“滴血認親促團圓,尋親之恩永難忘”的一面錦旗。
公安部“團圓行動”的號角吹響后,孫盼依托自身職能,主動參與到“尋親”大軍中。她認真梳理轄區(qū)警情,積極對接民政、綜治等部門,加強與外地同事的聯絡對接,對多次未比中數據及難采集樣本開展定期清查、數據碰撞、檢索比對,先后核查打拐線索39條,幫助8名尋親人員找到了親生父母和兄弟。
15年初心不變,藏藍警服下,是她守護平安的堅定身影;白色大褂里,是她破譯密碼的專業(yè)匠心。孫盼夫妻倆在法醫(yī)戰(zhàn)線上并肩作戰(zhàn)十余載,孩子在作文中寫道,“爸爸媽媽的手術刀和警徽教會我,真相永遠值得追尋。”他們傳遞的不僅是法醫(yī)知識,更是一種永不言棄、追求真理的精神。這份家風,如同薪火,會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中,永遠明亮熾熱,照亮追尋真相的道路,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大眾新聞記者 曹萌萌)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