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上海交大通報教授被舉報學術霸凌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魏某在社交平臺反映教授存在學術“霸凌”行為,稱其利用職權強行攫取學生課題、逼迫干私活,并通過拖延畢業等手段對學生進行長期控制。
有的博士生被延長至8-9年畢業,甚至有學生滯留超過10年未取得學位。
她本人也因拒絕繼續為導師干私活,被禁止進入實驗室長達2年,并被要求簽署“畢不了業與導師無關”的不平等協議。
教授對此回應稱,反映內容是魏某的“個人臆想”,情況很復雜。
三刀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領域的積弊往往在沉默中悄然生長。
博士生被拖至8、9年以上畢業,甚至有人滯留10余年,它反映的是高等教育體系中權力異化的深層病灶。
想想浙大孟某引發的輿論尚未平息,如今魏某再次將學術圈的“暗流”推向風口浪尖,這讓我們不禁感慨:
當知識殿堂淪為權力私產,當導師成為掌控學生命運的"老板",教育的初心早已面目全非。
在魏某的反映中,教授的行為早已超越學術指導的邊界。
他要求學生"干私活"、強占課題成果,甚至逼迫簽署"畢不了業與導師無關"的不平等協議。
這種將學生視為私人勞動力的做法,本質上是對學術共同體的“背叛”。
說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博士生的學術生涯被導師的個人意志任意揉捏,那么教育的尊嚴又在哪里?”
更令人心驚的是,這種現象并非個例。
有網友透露:"有的教授還讓學生為院長代寫書籍卻從來不署名。"
這樣的行為,不僅嚴重違背了學術誠信和公平,甚至還會讓真正的學者們感到無比的失望和無奈。
在權力高度集中的導師制下,學生的畢業命運往往系于一人之手。
這種制度設計的缺陷,讓導師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學生卻淪為了"學術包身工",而有些學校的監管機制,頂多也就算個擺設。
真的很難想象,當導師將學生視為"學術附庸",當"老板"成為比"老師"更普遍的稱呼,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扭曲關系?
更值得深思的是,魏靜的賬號內容好像已被清空,這讓我們不得不追問:“他們到底遭遇了什么樣的困境。”
此外,上海交大在事件曝光后的"積極"回應,和浙大孟某事件中校方的態度幾乎一樣,這種"自己查自己"的模式,本質上是對學術權力失序的縱容。
好在魏某的勇氣不僅源于個人的苦難,更源于對學術正義的堅守,正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我們看到了知識分子的風骨未泯。
導師的職責是育人而非役人,學生的學術成果理應受到尊重而非掠奪。
上海交大事件告訴我們:
學術“霸凌”的根源不僅在于個人道德淪喪,更在于制度性的制約失衡。
只有打破"導師即權威"的迷思,才能讓高等教育回歸其本真。
我們相信,這場發生在象牙塔里的“抗爭”,終將會推動教育的自我革新,讓知識的光輝重新照亮每一個求知者的道路。
鄭重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著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
此外,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
另,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