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有點不一般,30天時長10年才遇一回。好多人心里犯嘀咕,這么短的三伏天,夏天還會熱到哭嗎?
咱先說說三伏天是啥,它是小暑到處暑間最熱的一段日子。老輩人傳下話來,“夏至三庚為初伏”,這是算伏天的老法子。2025年入伏在7月20日,農歷六月廿六,正好是夏至后第三個庚日。
仔細瞧瞧時間表,初伏7月20日到29日,整整10天。
中伏從7月30日到8月8日,也是10天,末伏8月9日到18日,還是10天。
合起來一共30天,難怪說10年一遇,上回短三伏還是2014年呢。有人可能想,時間短點是不是沒那么熱?
可別這么想。老輩人講“熱在三伏,汗在心頭”,三伏天的熱勁跟長短關系沒那么大。
再說今年三伏天還撞上了閏六月,7月25日就進閏六月了。初伏中伏末伏全在閏月里,老一輩說“六月閏一月,天公開玩笑”。這種年份六十年難得一遇,暑氣怕是要比往年更黏糊。
還有個講究,今年入伏是農歷廿六,雙數屬陰,是“母伏”。老輩人說“母伏濕熱黏人身”,就像被濕被子裹著,汗都散不開。
您說說,這伏天帶點“陰濕”,是不是更讓人難受?
從氣候上看,三伏天本就是高溫高濕,人容易中暑、胸悶。河北老鄉都知道,“伏天不調,秋后多惱”,得提前做好準備。飲食要清淡,多喝綠豆湯,作息得規律,別熬夜耗體力。
地里的莊稼也得留意,高溫天得及時澆水,別讓干旱影響收成。
有人可能不信老輩說法,覺得這些是經驗之談沒科學依據。可老祖宗傳下來的農諺,都是千百年觀察的結果,多少有點道理。
就像“頭伏蘿卜二伏菜”,啥時候種啥,跟著節氣走準沒錯。今年三伏天雖然短,可熱勁不會減,防暑祛濕一樣不能少。您看這幾年,夏天越來越熱,極端天氣也不少,得留個心眼。
具體今年能熱到啥程度,還得看實時天氣,現在說多了都是猜測。但有一點錯不了,提前做好防暑措施,比啥都強。
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更得注意,別在大太陽底下長時間待著。屋里多通風,備點藿香正氣水,萬一中暑能應急。咱再回頭說,三伏天短就一定是好事嗎?
對莊稼來說不一定。高溫時間集中,要是水分跟不上,可能影響產量,得提前防著。
當然,這些都是咱們的擔心,實際情況還得看老天爺臉色。您覺得今年三伏天會熱得厲害不?老輩的這些說法有沒有道理?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您的看法,咱一起聊聊這特別的三伏天。
不管熱不熱,日子都得好好過,順應節氣調理身體最重要。記住“伏天如蒸,人須如水”,多喝水、心放寬,安然度夏才是正理。想知道后續天氣情況,別忘了關注咱們的天氣號,隨時更新消息。
最后說一句,天氣預測有不確定性,咱參考老輩說法,也得信科學預報。大家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準備,平平安安度過這個夏天比啥都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