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春耕節再現萬人空巷盛況。
5月9日曼谷皇家田廣場擠滿撿稻種民眾,有人為搶吉祥稻種摔倒受傷。這場延續千年的儀式暴露了現代農業困境。
王室主持的春耕大典今年格外隆重。哇集拉隆功國王罕見連續兩天出席儀式,農業部長親自扮"主犁官"驅牛犁地。現場撒出的圣稻種三分鐘內被搶光,有農民凌晨三點就來蹲守。
反常的是今年稻種數量比去年減少30%。農業部分發記錄顯示,2024年發放稻種500公斤,今年僅350公斤。
官方解釋稱精選良種需要時間,但農民發現部分稻種存在霉變現象。
搶種亂象背后是泰國水稻連續兩年減產。2024年干旱導致稻米產量下降12%,今年雨季推遲又讓春播受阻。許多農民把王室稻種當救命稻草,有人打算直接播種而非留作吉祥物。
農業專家指出儀式與現實嚴重脫節。傳統占卜預測的"多雨年景"與氣象局干旱預警矛盾,現場使用的鍍金犁具與現代農機形成荒誕對比。更諷刺的是,主禮官員巴勇常次去年剛被曝貪污農機采購款。
稻種爭奪戰折射出深層矛盾。
年輕農民質疑這種"表演式農耕"的實際意義,而老一輩仍堅信王室儀式能帶來豐收。社交媒體上#假稻種話題閱讀量突破百萬,有人曬出霉變稻種質問農業部。數據顯示泰國農業人口十年間減少23%。
大量棄農轉行的群體,正是春耕節最積極的圍觀者。這種集體懷舊情緒讓經濟學家擔憂,可能掩蓋真正的產業轉型需求。王室儀式使用的稻種每粒成本高達50泰銖。
這筆開支足夠購買三噸普通稻種,農業部拒絕公布具體預算。
更值得玩味的是,今年觀禮嘉賓里出現了多家轉基因種子公司代表。
"撿稻種不如學技術"成為新農人共識。但農業培訓項目覆蓋率不足5%,多數農民仍依賴傳統經驗。
有村民把搶到的稻種供在佛龕前,轉頭卻用網貸購買高價化肥。
這場狂歡式的農耕儀式留下諸多疑問。
當最后一粒稻種被撿走,皇家田廣場留下滿地鞋子和碎布。或許正如那具被供起來生銹的圣犁,泰國的農耕文明正站在現代化十字路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