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3年8月11日,河南縣域經濟網報道,在河南省西峽縣的五里橋鎮稻田村,水稻種植基地種植著一片片的水稻,讓“稻田村”這個名字變得名副其實。
五里橋鎮本來是非常有名的水稻之鄉,這里的種植的大米也非常受歡迎,品質很好,老一輩的人都是種這種大米,維持生計。
然而隨著村子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這里的土地漸漸變得無人耕種,水稻一望無際的景象不復從前。
而現在這里,在眾人的努力之下,重新種滿了水稻,不僅又讓這些土地“活”了過來,也拯救了一個差點就絕種的珍貴水稻品種。
那么這又是一種什么水稻呢?它曾經又是因為差點絕種呢?
?【·瀕危的“九月寒”·】?
“九月寒”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水稻品種,它曾經在河南的南陽盆地被廣泛種植,是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養活了一代人,是西峽縣當之無愧的當家水稻品種。
南陽盆地因為悠久的水稻文化和種植歷史,以及先進的種植技術,這里從西漢末就廣泛種植水稻,更是出過很多遠近聞名的稻米品種。
1939年,這里從浙江引進了一種新的水稻品種,叫做浙大3號,當時它的產量也要比其他的水稻更高,且米粒質量更好,十分細白,做出來的飯清香無比,很受歡迎。
于是引種之后就被廣泛種植,而當地人也給它起了個新的名字,叫做“九月寒”,因為這種水稻的成熟期在農歷九月而得名。
因此在上世紀4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九月寒”在河南都有著相當可觀的種植面積,成為了當地人心中品質好,產量高的好大米。
“九月寒”和大多數北方水稻一樣,也屬于粳稻,每一串稻穗上大約有170粒到200粒稻米,畝產量在三四百公斤。
這一品種的優勢在于抽穗比較集中,水稻灌漿的速度也比較快,秕谷率低,空殼的比較少,出米率比較高。
但是這一品種的水稻植株高度在1.2米到1.5米之間,并且稻穗的穗形比較松散,長度在24厘米左右,相比于其他的水稻植株比較高,生長容易發生倒伏。
而且“九月寒”水稻的生育期比較長,在180天左右,但是它的耐寒性比較強,能夠在冷空氣來臨的時候保證產量,這也是它得名“九月寒”的原因之一。
“九月寒”自身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同樣它也具有劣勢,于是在一些高品質的水稻品種被引進的時候,它的種植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中國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快速增長,對糧食的需求持續上升,于是就引進和改良了一些國外高產、抗逆的優質品種。
而這些品種的引進對中國本土的一些水稻品種也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高產稻米品種由于產量高、抗逆性強、商品性好,逐漸取代了產量相對較低、適應性較強但經濟效益有限的地方品種,導致許多本土品種在農田中被淘汰。
地方稻種往往由農戶自行留種、繁殖和改良,它們逐漸不被種植之后,種子的數量也會急劇下降,可能只有少部分會保留在少數科研機構或農戶手中,處于瀕危甚至滅絕的邊緣。
而“九月寒”這樣一種對當地百姓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的水稻,它的命運十分坎坷,差點就絕種了。
它的種植面積也在逐漸縮小,在1979年之后幾乎就已經無人種植了,想找到一粒種子都不知道該從哪里找起。
?—【·123粒種子·】—?
2023年3月份,河南省南陽市的相關部門才幾經輾轉,終于在國家作物種質資源水稻庫中找回了這一珍貴的水稻品種的種子,但也僅僅只有123粒。
這123粒種子成了“九月寒”水稻的希望,但是這些種子已經被塵封在資源庫中很長一段時間,至于它們的活性如何沒有人敢保證。
在將種子種下去之后,只長出了30株水稻苗,這些稻苗被照顧得很高,并且即將成熟,根據它以往的產量,專家估算這30株水稻大約能收獲1.5斤的稻谷。
在收獲這批稻谷之后,專家還表示將在冬春交替之際,將種子送往海南進行加代繁育,爭取用最短的時間獲得足夠數量的種子。
2024年6月6日,大河網報道,“九月寒”在海南繁殖之后收獲了350多斤的種子。
之后南陽市還專門建立了種植基地,打算種植120畝“九月寒”水稻,并且不光是要保住這一珍貴水稻老品種,還要繼續研究開發出新品種,突出它的優勢,讓“九月寒”重新端上人們的餐桌。
地方品種通常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能夠適應各種復雜多變的生態環境,“九月寒”水稻品種本身具有其他品種所不能替代的優勢,是十分寶貴的種質資源。
而且許多本土稻米品種不僅僅是糧食作物,也是地方農耕文化和傳統知識的重要載體。
隨著地方稻種的衰退,相關的種植技術、收儲方式、飲食習慣等非物質文化也逐漸失傳,造成文化多樣性的損失。
保護水稻老品種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不僅關系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也關聯到生態安全、文化傳承與未來育種創新。
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了保護這些珍貴作物種子的重要性,而很多種子也因為人們的重視而得以保存下來,這將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參考:
河南省人民政府《拯救瀕危種質資源 重塑稻米文化 “九月寒”水稻重現南陽》,2023-9-12
大河網《堅決打贏“三夏”生產攻堅戰丨秋糧新品種 專家忙布局》,2024-6-6
河南縣域經濟網《稻田村又見“九月寒”》,2023-8-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