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人常說:“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力量微薄,就不要承擔過重的責任;人輕言微,就不要去勸告別人。
核心的觀點,就是“量力而行”。
身為凡人的我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兒,而不要去做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兒。
比如說,沒錢沒勢,還去負債累累,這不是妥妥的找死嗎?
凡事,都要謹慎選擇。畢竟,超過自己能力的選擇,都是壞事。
02
每個人,都只能賺能力范圍內的錢。
A沒有炒過股,而B是炒股老手,難道說A也能像B一樣,通過炒股去賺錢?
我想,這是做不到的。
B之所以能夠通過炒股賺錢,是因為他多年炒股,有了這方面的經驗和認知。而這些經驗和認知,不是A短時間內能學會的。
當老板也是如此。兩馬可以當老板賺取上千億的財富,難道說普通人也能像兩馬一樣,當老板賺取上千億的財富?
這是做不到的。原因很簡單,每個人的能力、認知、人脈、資源,都是存在差距的。
也許,你賺錢,是一個電話的事兒;也許,他賺錢,是累死累活的事兒。
你沒必要嘲笑他,他也不需要羨慕你。因為每個人都只能賺能力范圍內的錢,而賺不到能力范圍外的錢。
行業不同,賺錢的方式就不一樣。
03
每個人,都只能承擔適度的壓力和責任。
壓力和責任,這是無數人的執念。
屏幕前的你,一看到壓力、責任這兩個詞匯,第一時間會想到什么?
第一時間會想到“承擔”。由于從小被“承擔責任”的觀念洗腦,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所承擔的壓力、責任,那是越多越好。
殊不知,壓力和責任,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度”就好。
適度的責任,可以轉化為工作的動力。比如說,你有一個孩子,可以養得起,那你的養娃責任,就會轉化為工作的動力。
而過度的責任,就只能轉化為醫院的病歷。比如說,他有三四個孩子,養不起,但他不得不拼命工作賺錢,遲早有一天,身體會扛不住。
力微休負重,不是讓我們啥都不承擔,而是讓我們要做到“適可而止”。
適度的責任,適度的壓力,才是人生奮斗前進的動力。至于過度,只能轉化為病歷。
04
超過自己能力的選擇,都是壞事。
身邊有一個例子。
某個親戚月入5000元,他的老婆月入4000元,已經有兩個娃要養。但是,他在前些年,卻貸款兩三百萬去買房。月供一萬五左右。
在這個親戚看來,只要我有了房貸的壓力,那我就有動力賺更多的錢。(牛馬思維)
而在2025年的今天,這個親戚已經還不起房貸了。更要命的是,他的房子,價格竟然不斷“暴跌”,已經虧了上百萬了。
至于低價賣出去,也沒有人接盤。
兩娃、一萬五的月供、一日三餐的日常花費,已經超過了他們收入的3倍有余。悲劇的陰影,正籠罩著他們的家庭。
力量微弱,卻肩負累累債務,還成為了“最后一代接盤俠”。他們不是悲劇,還有誰是悲劇呢?
只能說,祝他們好運吧。
05
寫到最后
老祖宗說過,人貴有自知之明。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并不是什么,而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當然了,很多人都缺乏自知之明,認為自己可以承擔一切。
殊不知,有些事兒,有些責任,有些壓力,有些債務,一旦承擔不起,就只能是“在劫難逃”了。
從古至今,時代所淘汰的,都是那些“認不清楚自己”的糊涂蟲。
還是那句話,人吶,要懂得“力微休負重”。
凡事,差不多就行了。至于超過自己能力的壓力和責任,千萬不要去承擔。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