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承載區,嘉定區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也不缺優秀的創新產品,但如何打通供需對接的“最后一公里”?自去年12月以來,嘉定區科委創新服務模式,主動充當醫院與企業間的“紅娘”,通過定期舉辦創新產品入院對接會,為供需雙方搭建高效對接平臺,有效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醫生企業面對面
5月7日下午,在嘉定區創新創業大廈,一場聚焦植介入醫療器械的創新產品入院對接會如期舉行。來自嘉定區5家醫院的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和心血管科等相關科室負責人,與10多家本土醫療器械企業展開深度交流,共同探討臨床需求與技術創新結合點。
經過一下午的創新產品介紹與細致溝通,醫院與企業雙方都收獲良多。“我認為這樣的對接會對于促進醫工結合很有幫助。”嘉定區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建華表示,“以往我們使用的醫療器械以國外進口產品為主,通過這次創新會了解到,嘉定本土企業已具備研發生產高端醫療設備的能力,能夠為臨床診療決策提供新的技術支撐。”
通過這樣的對接會,不僅讓醫療機構能夠及時了解最新的醫療科技成果,更助力創新企業精準把握臨床需求,推動高端醫療設備產業鏈優化升級。“臨床需求始終是醫療器械創新的核心驅動力,作為一家醫療器械企業,我們與醫院醫生的互動交流至關重要。”上海以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鐘偉說,“我們期待創新產品能率先在家門口的醫院落地應用,同時也希望醫生們能夠給我們反饋意見,便于我們不斷改進,助力企業更好地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醫企跑出“嘉”速度
在此之前,嘉定區科委已組織召開過兩場創新產品對接會,促成多項合作意向。這一創新機制不僅成為創新產品臨床應用的“加速器”,也為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提供新動力。
以今年3月的對接會為例,上海世康特制藥有限公司與嘉定區中醫醫院就一項院內制劑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已完成初步對接工作,正加快推進后續流程,有望盡快實現入院或上量。
“通過對接會,我了解到有些藥企已經開發出高水平的臨方定制服務,也看好這種個性化用藥解決方案的臨床價值。”上海市中醫醫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尹磊淼表示,期待與嘉定藥企建立深度合作,借助企業成熟的產業化平臺,將院內制劑轉化為標準化產品,實現醫企共贏的發展格局。
由此可見,這種“政府搭臺、供需雙方見面”的創新服務模式,正在成為嘉定區醫療科技成果轉化的新引擎。未來,嘉定區科委將持續優化這一對接機制,推動更多優質醫療創新成果惠及百姓。
“我們將圍繞不同主題,以精準對接為切入點,確保‘月月有對接、次次有收獲’。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應對目前特殊的內外部環境的背景下,打通醫療產品入院、納保等產業全鏈條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嘉定區科委副主任吳文華表示。
撰稿:奚柔
攝像:趙晨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