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本文作于2011年,敘述的是一次陪父母住院的經(jīng)歷。父母退休后,大病小病不斷,跑醫(yī)院成了家常便飯。這篇小文,記述的就是其中的一個不眠之夜的所思所見所聞,表現(xiàn)的是生活不容易的一面。酸甜苦辣,這就是人生百味。生活往往別無選擇,唯有樂觀堅持面對才是正道。
父親住院,母親扭傷腰躺在鄰鋪。保姆有事,我陪夜。平時睡眠不好,換個地方睡眠更難,就準(zhǔn)備今夜無眠吧!
果然無法入眠。
燈始終亮著,亮得刺眼,閉上眼,好像還能看到一切。
鄰床剛動過手術(shù)的病人不斷痛苦呻吟到下半夜,好像他也一夜沒睡,時不時跟我聊幾句。
父親從上半夜到下半夜,說了許多次“濕了”,大約換了五次墊布——就是因為憋尿住的院,能小便是好事。
母親不住打著不同聲調(diào)的呼嚕,有時像火車,有時像風(fēng)箱,豐富多彩,無窮盡也,離她這么近,我只能像聽中國達人秀的獨唱一樣,聽著呼嚕聲俳徊在睡鄉(xiāng)門口而不得入。那位動手術(shù)的病人,早上對不相信自己打呼嚕的母親說,你打呼嚕的聲音也太大了,像打雷。
天特別熱,半夜病房空調(diào)關(guān)了,而門窗全關(guān)得緊緊的,熱得滿身大汗,只得打開門窗,并走到外面去乘涼透氣。
睡的是可以展開的狹窄的折迭的座椅,肩、腰、腿都被接縫頂著,不停地翻身扭動,好像在做一種平躺著的體操。
病房外總有不同聲音傳來。
一直無眠到凌晨四點,其間或起來看書,或坐在椅子上像哲學(xué)家一樣沉思,想著人生的種種景象以及種種無奈以及種種迷茫,或臨窗看街景,或走到電梯間,看城市夜景,看運河大橋上夜行汽車孤獨的行駛——什么樣的人,會在凌里三四點行駛在途中呢?
四點到六點,睡了個囫圇覺,其后病房里就開始有人活動了,只好坐起來,與病員的家屬閑聊。其后是醫(yī)生巡房,掛水。等到八點半有人來接班,回家。想睡,睡不著,頭脹眼腫,還是看電視看書寫東西吧,人似乎病態(tài)的興奮。中午飯后,睡到四點關(guān)。下午有文友邀請去鄉(xiāng)下摘桃,哪里還有興致。
如此今夜無眠,曾有過許多次的體驗。正是人到中年,無眠甚多。
2011.7.3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