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副懸掛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蘇祠門口的楹聯,既道出了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佳話,也包含著古往今來家道興盛的文化密碼。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眉山三蘇祠視察時指出,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三蘇優良家風,四川省和眉山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扎實推進三蘇家風進萬家。
三蘇家風是什么
三蘇家風脫胎于宋代重視文治的士風和眉州文教昌盛的鄉風,源于蘇軾曾祖父蘇杲、祖父蘇序的“扶危濟困”,父親蘇洵“志存高遠”“詩書傳家”。蘇母程夫人更是心懷仁愛、知書明理、至恭至孝、善學善教。蘇氏“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優良家風家教,筑牢了他們安身立命的根基,建立了他們與社會、國家融合共生的大格局。
三蘇祠是三蘇父子的故居,是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蘇紀念祠堂,收藏有數千件有關三蘇的文物文獻,陳列有三蘇家訓家風、生平成就、東坡書法碑林等。三蘇祠不僅還原了蘇軾“小軒窗,正梳妝”記憶中家的模樣,還利用雕塑、影片、全息投影、語音打卡等現代多媒體方式,打破時空壁壘,帶游客走進三蘇文化的數字藝術空間。近期,三蘇祠又增加蘇母程夫人不發宿藏、不打鳥雀、救助鄰里等教子故事和蘇洵教蘇軾、蘇轍讀書、習字等視頻內容,更加生動展示三蘇家風家教。近年來,三蘇祠已累計接待省內外320余萬人次參觀。
三蘇家風誰在講
培育多元化宣講隊伍
眉山市婦聯以三蘇祠、蘇母祠為主陣地,采取集中培訓、跟班學習、專題研討等形式,培育三蘇家風專業講解員25名、巾幗宣傳員和“蘇香·幸福指導師”251名、紅領巾講解員336名,他們活躍在眉山工廠、企業、學校、鄉村,隨時為省內省外游客講解三蘇家風故事。今年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月期間,四川省婦聯將在眉山舉辦“天府好家風 唱響家國情”家風故事宣講大賽,輻射帶動全省家風館、文博館、紀念館等共同講好三蘇家風故事,弘揚時代新風。
發揮先進典型帶動作用
在四川省、眉山市等各級婦聯組織開展的“奮進新征程?共筑家國夢——家風家教巡講巡展”、“跟黨奮進新征程 巾幗建功新時代”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5周年等主題活動上,邀請眉山籍全國最美家庭代表徐吉、魏靈燕等先進典型,分享自己在“三蘇”家風家教浸潤下,建設好家庭、實施好家教、傳承好家風的優良家風故事,引導廣大家庭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學最美、做最美。
三蘇家風怎么講
四級聯動“展”
今年3月起,“三蘇家風主題展”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展出,展覽由“鄉風儒染”“詩書世家”“家風世傳”三部分組成,充分展示三蘇父子的家國情懷,展覽期間舉辦系列講座和文化體驗活動,截至目前已吸引超4萬人次參觀。接下來,四川省婦聯還將推動在四川省婦女兒童中心、各市(州)、縣(市、區)婦聯相繼開展“三蘇家風主題展”。
多種形式“演”
眉山連續三年舉辦傳承三蘇家風主題宣傳展演和群眾性三蘇家風學習宣傳活動。市委宣傳部、市婦聯、市文廣旅局、市教體等部門,打造了三蘇家風系列宣傳片、音舞詩畫、舞臺劇、戲劇和舞蹈,由青年學子演繹的舞臺劇《宿藏啟智 家風永繼》、《新“四大才子”》等節目深受好評。
三蘇家風潤天府
在三蘇家風的浸潤下,四川省和眉山市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工作堅持守正創新,創作“蘇母”等舞臺劇、挖掘“三蘇”家風故事、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絡,培育覆蓋全市、全省的“三蘇”家風宣講員,以三蘇文化滋養眉山甚至全川群眾的精神,培養巴蜀子孫后代。
來源/四川省婦聯、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中國婦女報社
編輯/劉世康
審簽/明芳
監制/喬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