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孟晚舟幸運,背后有強大的祖國依靠。”
面對美國構陷,法國CEO戴著手銬在重刑犯監獄熬5年,親眼看著心血被美國據為己有。
孟晚舟卻能在1028天的抗爭后,以不認罪、不妥協的姿態凱旋歸國。
同樣的處境,為何一個跪地求生,一個傲然挺立?
機場被捕
2013年4月14日,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出現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
他本以為這會是一次順利的美國商務之行,然而迎接他的卻是一群埋伏多時的FBI探員。
可憐的皮耶魯齊,就這樣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戴上了冰冷的手銬。
皮耶魯奇
隨后,美國司法部對皮耶魯齊提出了商業賄賂指控,并開出7.72億美元的天價罰單。
皮耶魯齊就此在美國監獄里度過了將近5年的時光,直到2018年9月才重獲自由。
要想知道美國為什么會盯上皮耶魯齊,我們得先回溯阿爾斯通的輝煌歷史。
阿爾斯通
這家始創于1928年的法國企業,最初專注于軌道交通基礎設施設備。
通過持續創新和技術積累,積累了資本后,阿爾斯通開啟了一輪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
他們先是收購了德國AEG公司的輸配電業務,一舉躍居全球輸配電行業第二位。
阿爾斯通
乘勝追擊,又在2000年合并了工業控制系統巨頭西技來克公司。
這一戰略性并購,讓阿爾斯通在全球發電設備市場上占據了驚人的25%份額。
到了鼎盛時期,阿爾斯通的年營業額高達160多億美元。
皮耶魯奇
全球員工規模突破11萬人,業務版圖橫跨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要形容他們的影響力有多大,全球每4個亮起的燈泡中,就有1個是靠阿爾斯通的技術供電。
在行業細分領域,阿爾斯通更是獨占鰲頭。
阿爾斯通
水電設備、核電站常規島、環境控制系統,這些高精尖領域全都是他們的天下。
就連在城市交通和區域列車這樣的傳統領域,他們也成功超越了老對手美國通用電氣,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袖。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美國的套路
直到2011年,美國司法部突然向阿爾斯通發出了一份“自證其罪”文件。
文件指控阿爾斯通,在2003年印尼塔拉罕發電站項目中,通過中間人向當地政府官員行賄。
美方要求,阿爾斯通必須坦白所有賄賂行為,并支付巨額罰款。
美國司法部大樓
此外,還要接受美方指定的“財務督察”全方位監管。
面對這樣毫無道理的要求和指控,阿爾斯通的首席執行官表面上答應配合。
實際上卻采取了拖延戰術,這自然引發了美國方面的強烈不滿。
皮耶魯奇
于是,美國司法部決定祭出殺手锏——逮捕阿爾斯通高管。
依據是《反海外腐敗法》:即使賄賂案發生在印尼,只要涉及美元結算或使用過美國服務器,美國就有權進行管轄。
被捕后,皮耶魯齊的遭遇堪稱噩夢。
皮耶魯奇
他被關進了羅德島監獄,這可不是什么普通監獄,而是專門關押暴力罪犯的高安全級別設施。
皮耶魯齊被迫與死刑犯共處一室,整整三個月。
曾經西裝革履的他,變成了穿著橘黃色囚服,手腳被沉重的鐐銬鎖住的囚犯。
美國監獄
與此同時,美國司法部官員明確警告他:如果不認罪配合調查,將面臨15到19年的漫長監禁;但如果選擇合作,刑期可以大幅減輕。
為了加大壓力,美國司法部還陸續逮捕了皮耶魯齊的三名前同事。
這些行動向阿爾斯通高層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不合作,下一個就是你。”
事件脈絡關系概示
這種步步緊逼的策略,讓阿爾斯通的高管們如坐針氈,最終放棄了抵抗。
在這樣孤立無援的情況下,2013年7月,皮耶魯齊被迫部分認罪。
圖片來源于網絡
“獵物計劃”
在皮耶魯齊被迫認罪的同時,阿爾斯通的命運也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淵。
2014年,這家曾經的法國工業明珠做出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決定。
將占公司營收60%的核心電力業務,以13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通用電氣。
美國通用電氣
以此來支付那筆7.72億美元的天價罰款。這一消息在法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法國政府終于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淪陷,更關乎國家能源安全和工業主權。
2014年5月,法國政府緊急通過了一項法律“蒙特堡法令”。
法國前經濟長蒙特堡
法案明確規定,外國企業收購法國能源等重要戰略領域的企業,必須獲得法國政府的同意。
然而,這項“強硬”的法案卻形同虛設,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法國政府還是低頭妥協了。
2015年9月8日,這場收購案迎來了最后的蓋章環節。
阿爾斯通
歐盟反壟斷部門和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先后批準了這項收購。
就這樣,阿爾斯通的核心業務正式落入通用電氣之手。
緊接著,通用電氣迅速裁掉了6.5萬名阿爾斯通員工,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員工。
通用電氣
那些凝聚了幾代法國工程師智慧的尖端技術和全球市場份額,就這樣被美國公司輕松據為己有。
曾經的工業巨頭阿爾斯通,如今只剩下軌道交通這一塊業務,從世界500強企業淪為了一家邊緣化的中型公司。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皮耶魯齊呢?在經歷了近五年的牢獄之災后,他終于在2018年9月重獲自由。
出獄后的他并沒有選擇沉默,而是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撰寫了一本名為《美國陷阱》的書,并于2019年初在法國出版。
任正非的辦公桌上曾擺放過這本書
這本書如同一顆重磅炸彈,揭露了美國司法部與通用電氣之間不為人知的合謀。
早在2000年,通用電氣就啟動了一個名為“獵物計劃”的秘密行動,借助美國法律打擊全球競爭對手。
而阿爾斯通,正是這個計劃的第五個目標。
《美國陷阱》
美國肆意將司法變成經濟戰爭的武器,不僅摧毀了阿爾斯通,更威脅著全球范圍內的非美國企業,我國企業華為也是其中之一。
好在,中國政府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了完全不同于法國政府態度。
中國政府強硬交涉,“絕不放棄任何一個中國公民”,華為內部也全員支持,全民更是心系孟晚舟女士的人身安全。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終,被監禁1028天后,孟晚舟女士于2021年9月25日,在不認罪、不支付罰金的情況下,平安回國。
得知孟晚舟凱旋消息后,皮耶魯齊深有感慨。
他說:“我沒有孟女士幸運。阿爾斯通為求自保放棄了我,我的祖國也沒能給我提供支持。而中國以國家意志對抗美國霸權,這是歷史首次。”
皮耶魯齊
結語
阿爾斯通的隕落,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悲劇,更是一個國家在面對強權時無力反抗的縮影。這個故事給世界各國敲響了警鐘:在看似平等的國際競爭中,實則暗流涌動,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美國陷阱”。而要避免這樣的命運,企業需要未雨綢繆,國家則必須有勇氣和實力說“不”。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參考文獻】
觀察者網-2021-09-28——《美國陷阱》作者:孟晚舟回國,是第一次有國家正面回擊美國瘋狂的長臂管轄
新浪新聞-2021-09-28——《阿爾斯通前高管自稱沒孟晚舟幸運 華春瑩:美國向世界提供了很多脅迫外交的經典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