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提示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個人應養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習慣,主動學習健康體重知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體重管理。
當你在水龍頭下搓洗菜葉時是否也總在擔心這件事農藥真的洗掉了嗎?
(圖源:SOOGIF)
蔬菜是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農藥殘留問題始終是公眾關注的焦點
數據顯示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
已連續7年保持在97%以上
但部分家庭仍存在"談藥色變"的焦慮
今天,就手把手教你科學應對農殘
既保安全又鎖營養!
01
有農殘 ≠ 一定有害
有殘留=有毒?
正確認識農藥殘留現狀是關鍵。殘留≠超標!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22年抽檢數據顯示,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達98.3%。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設置的殘留限量標準,通常比實際產生健康風險的劑量低100倍以上。
農藥殘留的安全性取決于殘留量和種類。國家標準嚴格限定了農藥使用量,確保在安全范圍內。家庭應了解這一事實,避免過度恐慌。
(圖源:Pixabay)
傳統農藥更危險?
農藥類型也在升級。當前推廣使用的吡蟲啉、阿維菌素等新型農藥,毒性比傳統有機磷農藥低50-100倍,且具有易降解特性。
不用農藥更健康?
合理使用農藥可減少病蟲害導致的30%-50%產量損失,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02
對號入座,在家科學除農殘
在此基礎上,家庭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農藥殘留風險。
不同菜系,不同洗法
選擇合適的清洗方法是關鍵。例如,流動水預處理,用流水沖洗30秒可去除表面60%-70%的農藥殘留,葉菜類建議逐片沖洗,根莖類用軟刷清潔縫隙;科學浸泡法,清水浸泡10-15分鐘(水溫不超過40℃),對水溶性農藥去除率可達40%。需要注意的是,浸泡超過30分鐘可能導致營養流失。
熱加工處理,焯水1-2分鐘可分解90%的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高溫烹炒可降解擬除蟲菊酯類化合物;去皮去蒂原則,黃瓜、茄子等帶皮蔬菜去皮可去除90%以上接觸性農藥,草莓等漿果類去除蒂部凹陷處殘留。
(圖源:Pixabay)
理性選購,科學存儲
同時,在生活中居民可以從選購以及存儲方面入手,遵循幾個基本原則,分散殘留風險,如購買蔬菜水果應按時令優先原則,反季節蔬菜用藥量通常是應季蔬菜的2-3倍。
其次,多樣性選擇,可交替選購不同種類蔬菜,避免同種農藥累積;最后,科學儲存降解,室溫通風放置24小時,部分農藥可自然分解30%-50%,降低攝入風險。
03
這些人群需要特別注意!
孕婦、嬰幼兒家庭可重點關注農業農村部"三品一標"認證產品,或選擇萵苣、南瓜等不易生蟲的低農藥殘留品種。孕婦和嬰幼兒對農藥殘留更為敏感,選擇認證產品能有效降低風險。
其次,盡量避免在外就餐,多注意新鮮水果蔬菜的清洗等,減少接觸殘留農藥的可能性。
同時,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加食物多樣性,均衡營養攝入,進一步提升自身免疫力,有效應對潛在風險。
(圖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膳食寶塔)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每日攝入蔬菜的益處遠大于
農藥殘留的潛在風險
通過科學處理和理性選購
完全可以將風險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建議家庭建立"充分清洗+合理烹飪"的基本防護措施
既不必過度恐慌
也要保持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識!
來源:福建疾控
一審:陳素玲
二審:黃新珠
三審:寧永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