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結婚登記不再需要戶口本,不用回戶籍地。程序變簡單了,可年輕人真的更容易結婚了嗎?
今天看到一條熱搜:
“結婚不再需要戶口本”
只需要身份證,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辦理結婚登記了。
不少人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手續簡化,跨地自由,更便民了。
尤其對于那些“為愛沖鋒”的年輕人來說,門檻變低了,愛情仿佛也更純粹了。
但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反而有些擔憂。
這個變化真的能讓“結不起婚”的年輕人輕松成家嗎?
戶口本沒了,問題卻還在
上大學的時候,我認識一位女同學。
她跟高中同學戀愛,感情非常深。男生早早出來工作,希望早點結婚,而女生還在上大學,家里自然不同意。
于是男生出了個主意:
“你把戶口本拿出來,我們偷偷去領證。”
結果他們真的這么做了。兩人領了證,成了“夫妻”。
但沒過多久,男生在外面有了別人。
等女生大學還沒畢業,就已經拿到了結婚證+離婚證雙證套餐。
直到春節她爸媽拿戶口本去辦醫保,才發現戶口頁上赫然印著:“離異”。
老兩口當場懵了,覺得天都塌了。
現在好了,連戶口本都不需要了。
沒有戶籍地的限制,也不需要家長的配合。
年輕人想結婚,真的比以前“自由”得多了。
可是說到底,這個“自由”,真的適用于大多數人嗎?
真正讓人結不了婚的,從來不是戶口本
表面上看,結婚門檻降了。
但年輕人依然沒法結婚,根本原因是兩個字:現實。
結婚成本過高
彩禮、五金、房子、車子、婚禮、裝修……
樣樣都離不開錢。
哪怕你是頂級名校畢業,進了大廠,比如華為,月薪兩萬。
想在工作城市買套房,照樣要還個五到十年。
我身邊的朋友,月入一萬多,看起來不錯吧?
但新房價格三萬一平米,一眼望過去,根本不敢想。
生孩子更難
結婚只是開始。
生孩子、育兒、保姆、早教班、醫療、房貸……
每一樣都是負擔。
所以很多家庭結一次婚,要掏空三代錢包。
女生出嫁時風光無限,婚后發現家徒四壁;
男生畢業連個顯卡都沒買,就已經陷入“沒錢結婚”的困境。
政策松綁 ≠ 家庭支持
現在,不用戶口本就能領證。
理論上,年輕人可以繞開父母,自己決定婚姻。
可問題是,錢還是父母出的。
你不需要他們的同意,但你還得讓他們掏錢。
這邏輯說得通嗎?
很可能未來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年輕人為愛沖鋒、頻繁結婚;
父母在后面冷眼旁觀,出錢但沒話語權;
要車要房的女生 vs 不愿背債的男生,互相看不起;
愛情成了投機,婚姻變得輕率,信任越來越少。
戶口本不是門檻,生活才是
從頭到尾,戶口本不是年輕人不結婚的原因。
真正攔住他們的,是高不可攀的生活成本,是社會結構的不均,是情感與經濟之間越來越大的鴻溝。
? 簡化登記手續,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婚姻依然是金錢、房產、階層焦慮的集合體,那“自由結婚”也只是表面風光。
? 真正的“便民”,應該是這樣的:
年輕人有能力愛人;
有條件承擔家庭;
有信心共同生活。
讓結婚更容易,不只是“流程上簡單”,
更應該是**“現實中可行”**。
你怎么看?
你身邊有人因為“結不起婚”而分手嗎?
歡迎在留言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