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稱,最近,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中國從美進口農產品數量銳減。與此同時,多艘巴西大豆船已靠岸寧波舟山港老塘山作業區。據了解,今年4月靠岸巴西大豆船艘次同比增加約48%,減載量增加約32%。貿易戰開始影響美國國內經濟,大豆和豬肉等主要大宗商品出口正大幅減少。根據美國農業部農產品外銷局近日公布的數據,4月某周,大豆凈銷售額環比下降50%,較四周平均水平下降25%。數據還顯示,豬肉凈銷售額環比下降72%,較四周平均水平下降82%。
據財聯社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中美貿易戰升級影響中國對美國農產品采購,中國大豆商本周轉而大量購買巴西大豆。據彭博社日前引述匿名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進口商在本周前半段從巴西采購了至少40艘貨船的大豆。知情人士稱,這些買家趁巴西大豆價格近期回落之際迅速下單采購。此前,巴西大豆價格因中美緊張關系加劇而上漲。中國近年持續推動農產品進口多元化,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但大豆仍是美國輸華的頭號農產品。
巴西大豆(資料圖)
盡管近年來中方實現了農產品進口多元化,但美國仍然是中國的第二大大豆供應國。隨著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急劇升級——這對兩國農業部門都是一種考驗。大豆——豬和家禽飼料的基石——是人們普遍預料之中的將受影響的商品。中國占美國大豆出口收入的一半,大豆也是美國對華出口規模最大的農產品。中美爭端正在重塑一項在2024年價值超過120億美元的貿易,并將使南美洲種植者受益。此前,中國已從巴西購買更多大豆,巴西目前是中方最大的大豆供應國。
在全球農產品貿易中,大豆占據了一個極為特殊的位置。這不僅僅是因為它作為食物和飼料的重要原料,更是因為它在國際貿易中的獨特地位。中國幾乎成了全球大豆市場的代名詞。據統計,全球大約60%的大豆最終流向了中國,每年的進口量超過1億噸。這種現象使得世界戲稱:“地球上只有兩種大豆買家——中國,和其他國家。”
美國農民在肯塔基州的農場里(資料圖)
自特朗普發起關稅戰以來,中國對巴西大豆的采購量大幅增加。這一動向主要在4月初出現。報道稱,這家亞洲巨頭4月份購買的大豆船數量增加了一倍。中國近日表示,不會受到美國農產品進口下降的影響。據報道,就大豆的具體情況而言,他指出,基于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生產國的預期產量,需求是有保證的。咨詢公司Datagro最新測算顯示,中國4月份大豆進口量應達800萬噸,其中很大一部分將由巴西供應。 3月份,中國糧食采購量達到350萬噸。
據中國日報網報道,38歲的凱萊布·拉格蘭(Caleb Ragland)是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名大豆種植戶,同時擔任代表全美50萬種植戶的美國大豆協會主席。他曾經連續3次在美國總統競選中,投票給特朗普。日前,拉格蘭表示,深切地期盼特朗普政府能夠傾聽他們的呼聲,不要拿美國人的生計冒險,與相關貿易伙伴盡快達成協議。拉格蘭發出呼吁,是因為作為一線的種植者,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味。他稱,對于大多數美國農民而言,他們已經到了無法承受任何損失的邊緣。
美國豬肉制品(資料圖)
美國挑起的關稅戰還沖擊著該國的豬肉出口。美國農業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取消了1.2萬噸美國豬肉的采購訂單。美國彭博社指出,這是自202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豬肉訂單取消事件。美國《華爾街日報》稱,截至4月中旬的前一周,中國計劃采購美國豬肉的數量減少了1.2萬噸,使得當周總銷量降至僅為5800噸。這是2025年迄今為止報告的最低單周交貨量,較前一周下降72%。市場正在觀察中國減少采購究竟是偶發情況還是一種趨勢,如果這種趨勢持續,美國農產品價格將承壓。
中國對美國豬肉的實際關稅稅率已經推高至172%。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謝恩?史密斯表示,中國約占史密斯菲爾德銷售額的3%。該公司主要向中國出口豬的各種副產品,比如美國消費者通常不吃的豬胃、豬心和豬頭。很顯然,這次中美貿易戰的烈度超出了該公司之前的預期。而且,對于該公司來說,想要尋找替代市場可能并不容易。美國政府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價值約11億美元的豬肉產品。而更重要的是,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是豬內臟等豬副產品的唯一主要買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