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再次與媒體爆發沖突。據美國有線衛星公共事務電視網(C·SPAN)、塔斯社報道,特朗普在從佛羅里達州飛往華盛頓的專機上接受媒體采訪時,拒絕回答《華爾街日報》記者關于美俄領導人會談進展的提問,并以激烈言辭抨擊《華爾街日報》為“爛報紙”,稱“與它對話是在浪費時間”。隨后,當被記者追問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談進展時,特朗普稱:“我不會告訴《華爾街日報》,因為這是在浪費我的時間。談判正在進行,但我不想和《華爾街日報》說這些。”
特朗普(資料圖)
剛一開始的時候,特朗普似乎是信心滿滿,以為用修復或緩和美俄關系為條件就可以誘使普京上當。一旦美俄關系修復,就足以對中國形成較大的壓力。特朗普一上來更是反復地強調很快就會與普京直接會面。可執政百日慶典都演完了,特朗普與普京面談的愿望竟然遙遙無期。百日訪華計劃沒能實現,與中國的關稅戰也是僵持不下,與普京的會晤沒能實現,如今又放言放棄調停,反而是中俄先見面了,這局面就已經定了。
盡管特朗普自推動俄烏和談啟動以來始終不遺余力,可由于俄烏沖突的錯綜復雜,不得不使特朗普“大費周折”和“大傷腦筋”,以至于俄烏和談進程始終異常緩慢。因此,在許多人看來,特朗普不得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公然指稱“普京不想結束戰爭”,并以自己“被普京利用”為借口,“甩鍋”并把“包袱”丟給普京,以此推卸責任。有媒體報道,特朗普近期立場轉變,向俄發出警告,其目的就是“聲東擊西”,“圍魏救趙”,施壓俄總統普京。
普京(資料圖)
特朗普提出的“24小時結束俄烏沖突”方案,本質是要求俄羅斯在領土問題上做出實質性讓步。這種“以土地換和平”的提議,與普京2022年特別軍事行動的核心目標相悖。俄羅斯政治精英層已形成共識:任何倉促的和平協議都可能重蹈1990年代車臣問題的覆轍,為未來沖突埋下伏筆。特朗普團隊近期在波蘭部署“暗鷹”高超音速導彈的舉動,將北約東翼的軍事壓力推向新高度。這種“胡蘿卜加大棒”的組合拳,在普京看來是典型的“交易式外交”套路
特朗普曾不止一次表示,他希望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盡快達成協議。但隨著俄烏和談頻頻陷入僵局,美國對斡旋俄烏沖突也日益“失去耐心”。特朗普曾不止一次警告稱,如果某一方或雙方讓談判變得非常困難,“我們將不再參與其中”。
俄烏戰場(資料圖)
特朗普想用“撒手不管”的方式逼迫普京和澤連斯基妥協,但這招對普京基本無效。而特朗普,繼續在舞臺上表演,卻很難真正改變局勢。“這場危機的終結,或許并不掌握在美國手里。”普京的強硬態度,讓特朗普的調解變得越來越邊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