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鹽城的高爾夫球場上“長”滿了韓國人?最近幾天,“韓國人來鹽打高爾夫”相關網帖熱度持續上升,位列抖音“鹽城榜”第一位,熱度523萬。微博同城熱搜第一位,熱度9669。今日頭條“鹽城熱榜”第一位。繼張家界、上海之后中國鹽城的“含韓量”也在飆升!
為何韓國游客要“打飛的”到鹽城打球?
伴隨著中韓免簽政策的持續深化,自然、有趣、繽紛、熱情的“NICE鹽城”,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韓國游客。更令人驚訝的是,韓國游客選擇到鹽城旅游,主要為了打高爾夫球——鹽城射陽島高爾夫球會在韓國社交網站上,名列高爾夫球場推薦榜第一名。
為何韓國游客要“打飛的”,跨國到江蘇鹽城打球?“韓國總人口在5000萬左右,喜愛高爾夫這項運動的約有500萬人,算是一項全民運動。”鹽城市文旅局副局長侯德志說,他們專門針對韓國高爾夫游市場進行過調研。
“入坑”這項運動的愛好者,會在世界各地找不同的場地打球,“用更少的桿數完成比賽,征服球場,不斷創造個人最好成績。”孫娟介紹,打高爾夫球實則在跟自己較勁。
在韓國高爾夫愛好者看來,鹽城的高爾夫球場的確是理想目的地,方便程度和旅行花費是兩大決定性因素。
鹽城與韓國首爾之間有直飛航班,每周周二一趟,周六一趟,飛行時間在2小時左右。配合航班時間,韓國游客一般安排五天四晚或四天三晚的行程。
在鹽城打球,每人每天消費在400元上下,不僅能打球,還包含一頓午飯;射陽縣星級酒店一晚住宿費用為兩三百元;再加上來回機票費用3000元——在鹽城玩幾天的開銷,可能在韓國還不夠打兩場高爾夫。
射陽島高爾夫球會本身也足夠有吸引力。球場頗具挑戰性,是18洞72桿的標準化球場,球道偏長偏窄,又有水域、沙地等增加障礙和阻力,對于高爾夫球“熟手”來說仍有難度。
優質服務 下班打場高爾夫很”絲滑“
今年以來,截至4月底,鹽城空港口岸累計驗放出入境韓國籍人員6500余人次,同比增長61.9%,入境韓國人占全部入境人員的79.4%。
在入境查驗大廳,6個人工查驗通道和4個快捷通道全部打開,鹽城邊檢站組建精通英語、韓語的青年服務隊前置引導,確保游客高效通關。
去年4月開始,球會與國內一家旅行社開展合作,提供包含往返機票和酒店住宿費用的套餐式服務,將“鹽城高爾夫之旅”這一旅游產品推薦到韓國市場,接洽韓國旅行社進行宣傳。
今年一季度,球會共接待韓國游客3700人次,射陽島高爾夫球會總經理孫娟說,“和去年的數據相比,今年可謂突飛猛進!”
他們每天早上9時到球會打球,一直打到下午4時,中午在球會吃自助餐,晚上到射陽縣城進行唱歌、聚餐、逛街等娛樂活動。“球會餐廳提前充分準備了豐富多樣的菜品,還特意外請了韓餐館的人員來現場烹制,以確保客人能夠享受到更貼心的服務。”
文化交融 鹽城含“韓”量飆升
“熱鬧的不能只是高爾夫球場一處,“要‘借力打力’,把鹽城旅游在韓國的名氣再打出去。”侯德志說。
發展韓國入境游,鹽城基礎很好。鹽城是中韓產業園建設首批合作城市,自上世紀90年代初第一家韓企落戶至今,已集聚現代起亞、SK、摩比斯、京信電子等近千家韓資企業,在鹽城工作生活的韓國人數量超過1萬名。不少在鹽務工人員親友會到鹽城探親游玩,自然形成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
走在鹽城街頭,道路路牌都有韓文標注,鹽城還建有KK-PARK國際街區等富有韓風特色的文化街區——這也成為鹽城含“韓”量高最直接的證明。
鹽城的文旅吸引力,當然不只高爾夫球。在大豐荷蘭花海景區徜徉于郁金香花海,在黃海森林公園領略萬畝林海的魅力,到中華麋鹿園聆聽來自濕地精靈的呦呦鹿鳴,去丹頂鶴旅游度假區觀賞仙鶴凌空的翩躚舞姿,在淮劇小鎮體驗淮劇文化、過足戲癮,都是相當不錯的旅游體驗。
今年年初,鹽城文旅部門針對拓展入境游市場出臺有關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加快融入長三角聯動游,充分利用上海作為入境游最熱門城市的優勢,推出“上海—鹽城”入境游產品線路;積極到韓國開展文化推廣活動,和韓國旅游協會、韓國主流媒體等建立常態化合作關系,向韓國旅行社推介鹽城文旅產品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