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5月10日上午,俄烏沖突1171天
這一天,一個值得好好聊聊的話題是——俄羅斯紅場閱兵圓滿收官:多重防線筑牢安全屏障,俄烏局勢現微妙變化
當地時間5月8日,光明日報:普京主持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晚宴招待多國領導人
一、全方位安保措施,為閱兵保駕護航
當地時間5月9日10點,俄紅場閱兵盛大舉行,27國領導人親臨現場,13國儀仗隊參與分列式。而為保障閱兵順利進行,俄羅斯采取了一系列嚴密措施:
早在5月8日,普京稱勝利日停火已開始生效,停火具體時間為從5月8日零時至5月11日零時停火。緊接著,莫斯科則于當地時間5月9日8點至14點實施全面斷網措施,移動互聯網在全城范圍內被關閉,僅保留3G語音通信以及部分區域WIFI信號
與此同時,俄媒Mash還突曝出猛料——普京已指示俄國防部確定基輔地區的目標,供奧列什尼克(榛樹)導彈打擊(但此消息尚未得到俄烏官方證實)。此外,為應對新型無人機威脅,俄還對防空系統進行現代化升級。在靠近烏邊境的地區部署了新型雷達系統、光學與聲學傳感器網絡,在莫斯科州修建了高塔——將防空雷達升至更高位置,以提高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能力
去年11月21日,俄方確認對烏軍工設施打擊中測試了這款導彈,當時未裝載核彈頭
同時,還新建了用于部署近程機動防空系統的平臺和加強電子戰系統。正是在如此嚴密的防控下,自2024年夏季起,烏對莫斯科的有效襲擊幾乎全部停止。僅有個別無人機能突破至郊區,但會迅速被防空系統摧毀:最近,其最大規模的一次襲擊發生在2025年3月11日夜間,當時共出動約374架無人機,其中91架以莫斯科為目標,但此次襲擊未造成實質性破壞
莫斯科周邊超過30個防空陣地緊急重啟
因此,有理由相信,盡管有消息稱,就在本周一至周二夜間,烏軍就對莫斯科及其周邊地區發動了自沖突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無人機襲擊,動用超100架無人機,從多個方向逼近莫斯科,目標是能源、軍事基礎設施及重要的交通樞紐——但實際上,這幾乎不會給莫斯科帶來實質性損失
紅場閱兵現場
一些自媒體博主基于輿論宣傳等復雜因素,很可能夸大了烏無人機的威脅。事實上,綜合來看,在俄羅斯多舉措出臺之下,紅場閱兵總體氛圍應該是緊張、有序且平靜的!甚至這期間,烏克蘭并不會有什么大動作。
那么,這個觀點有道理嗎?
有資深媒體人稱,烏軍此次襲擊動用超過了100架無人機——但該消息與俄國防部的通報對不上
二、閱兵圓滿落幕,西方孤立政策遭打臉
據悉,眼下,已是北京時間2025年5月10日9時,俄羅斯莫斯科時間是2025年5月10日4時。俄羅斯紅場閱兵已經圓滿結束了。與此同時,華盛頓郵報就此發表時評:莫斯科的閱兵成功舉行,標志著西方對俄羅斯的孤立政策失敗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有超1萬名軍事人員、“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 、“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天竺葵2”無人機等裝備亮相,俄邊境城市伊萬戈羅德隔著河向愛沙尼亞納爾瓦居民直播莫斯科閱兵,展現俄羅斯軍事力量與國際影響力
網上說“俄羅斯閱兵都沒有直播”——這其實是不準確的
三、俄烏局勢現微妙轉變,和平曙光初現?
其實,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注意到一個關鍵細節——烏克蘭方面似乎實質上加入停火提議,或者說采取了類似于上次4月20日復活節停火30小時期間以“沉默回應沉默”的做法
據悉,就在當地時間5月8日,烏最高拉達議員貢恰連科對外表示,烏官方雖然保持沉默,但也加入了停火。軍隊也收到了類似的指示。而澤連斯基則在社交上突然表示:800多萬烏克蘭人作為蘇聯的一部分,也為這場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及至9日,綜合俄國防部的通報和前線的消息來看,這一天,俄烏雙方的戰事烈度明顯下滑:不僅針對后方的空襲明顯減少,而且前線交火也同樣有降溫。
烏方當天最大的動作,似乎是再次對庫爾斯克、別爾哥羅德發起了進攻。而俄軍則順勢蘇梅州的馬里諾,俄軍頻道這樣解釋,那里并沒有執行停火,因為該地區烏軍仍在進攻
結語
種種跡象表明,盡管前線局勢并未明朗、各方在核心訴求仍有分歧,但打了1170多天了,也確實都有結束沖突的需要。戰爭終有規則,通過談判實現和平,或許是這場沖突最好的歸宿。期待俄烏早日結束紛爭,讓和平重回這片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