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稱,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在推動達成結束俄烏沖突的協議時,將與俄羅斯能源領域的合作視為爭取克里姆林宮支持的關鍵經濟誘惑之一。知情人士表示,在美方擬提出的和平協議方案中,可能包括北極地區的聯合項目,以及油氣和稀土礦物方面等方面的合作。
而據莫斯科方面的消息人士透露,在特朗普關于簽訂和平協議后可能開展經濟合作的言論鼓舞下,俄羅斯也正在制定可能吸引美國興趣的項目和資產清單。這些方案由普京總統的經濟關系特使德米特里耶夫負責收集,其目前已成為與白宮溝通的重要聯絡人。這些人士表示,雙方目前還沒有直接討論合作計劃。任何重啟經濟關系的努力都將面臨巨大障礙,包括美國及其七國集團盟友此前對俄實施的數千項制裁,以及克里姆林宮長期禁止外資控制能源等戰略領域所有權的傳統。
俄羅斯在北極地區舉行軍演(資料圖)
俄羅斯歷來重視對北極地區的建設和發展。近年來,美國也加緊布局北極地區。美國國防部在2019年發布的北極戰略中,將北極定義為“潛在的戰略競爭走廊”。各國對這一極寒之地的“興趣”越來越大。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摩爾曼斯克出席第六屆國際北極論壇時曾表示,將允許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在北極開展合作。不過在外界看來,普京向西方釋放的友好信號,后者未必會領情。普京的表態更多是一種政治姿態,美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在北極合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知情人士表示,在歐洲與俄羅斯的能源關系陷入寒冬之際,華盛頓和莫斯科的官員就美國幫助恢復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銷售進行了討論。在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大幅削減了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此舉導致俄羅斯出口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在第二年損失了70億美元。特朗普正在推動俄烏的和平,這增加了天然氣關系解凍的可能性。消息人士稱,讓莫斯科在歐盟天然氣市場重新發揮作用,可能有助于鞏固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達成的和平協議。
美國白宮(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出現了所謂“尼克松2.0”的概念,意圖復興尼克松式的三角模式但反向操作,試圖拉攏俄羅斯站在美國一邊,共同針對中國。事實上,我們無需嚴肅對待這種論調,因為在當前條件下這種模式既不會奏效,也不可能被復制。今天的局勢完全不同:中國并非俄美共同的對手;何況中國與俄羅斯在安全、經濟、能源等諸多領域存在重大共同利益。中俄關系相比俄美關系更加良好、密切、穩固。當然,這既不意味著兩國合作是反美性質的,也不代表中俄不能分別同美國發展關系。
據外交部消息,中國外交部長日前在里約熱內盧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外長說,變化是這個時代的常態,但不變的是中俄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元首的戰略引領始終是中俄關系保持高水平運行的根本保障。雙方要共同努力,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不斷轉化為各領域合作成果。拉夫羅夫表示,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俄中保持密切互動十分必要。作為肩負著特殊國際責任的大國,俄中攜手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捍衛公正平等,抵制單邊霸凌,為維護多邊主義貢獻了積極力量。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資料圖)
長期以來,中俄形成廣泛的共同利益,兩國總體發展目標相互契合,構成雙方各領域合作的牢固基石。中俄關系具有獨特戰略價值和強大內生動力,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雙方將保持戰略定力,始終視彼此為優先合作伙伴。雙方堅定支持彼此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安全和穩定,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阻撓兩國關系正常發展、干涉兩國內部事務的企圖,捍衛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支持彼此保護文化歷史認同和傳統道德價值觀。
中俄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雙方商定:通過提升高科技產品比重,發展電子商務創新模式,相互供應基礎材料、礦產資源和農產品等,推動雙邊貿易平穩發展,優化貿易結構,深化投資合作。持續鞏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支持經營主體實施石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民用核能、煤炭、電力、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合作項目,維護相關跨境基礎設施穩定運營,促進能源運輸暢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