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嘴邊的肉不吃,蒙古國要錯過“一個億”?
據俄媒報道,“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項目取得了進展,不過與蒙古國想象中的大不一樣,可能直通中國,要真走這條線路,蒙古國估計要哭暈在廁所。
日前俄能源部長齊維列夫透露,通過“積極談判”,中俄各公司正在擬定合同條款,也就是說,距離雙方簽署正式合同越來越近了。
按照這個談判速度,蒙古國可能真被排除在了項目外。
作為中俄能源合作的王牌項目,“西伯利亞力量-2”立項有些年頭了,但這些年,項目一直進展不太順利,至于原因,一方面是中俄在天然氣價格上存在異議,沒有完全談攏;另一方面,是線路方案沒有敲定。
規劃中有兩條線路,一條是從俄羅斯直通中國,還有一條則是途徑蒙古國再到中國,兩條線路各有優缺點。
前者的優點是不過境第三方,談判相對容易一些,缺點是線路比較長,輸氣成本要高;
而后者的優點是輸氣距離短,比直通中國要少1000公里,缺點是過境第三方,中俄談判還要考慮蒙古國訴求,蒙古國還要收取過境費。
不過綜合考量的話,過境蒙古國這條線路更優一些,畢竟能節省1000公里的管道。
可也正是如此,蒙古國想拿捏中俄,收取更多的過境費,中俄當然不會輕易答應。
除成本方面的影響,政治因素對這一項目的影響也非常大,在境外勢力的干擾下,蒙古國反復無常,致使項目落不了地。
今年以來,中俄加快了談判進度,雙方不止一次向蒙古國暗示:如果還想和中俄拉扯,那么中俄可能徹底放棄過境蒙古國的方案,選擇直通中國這一方案。
中俄的暗示夠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系也擺在了蒙古國的臺面上,可即便如此,蒙古國似乎還想和中俄博弈下去。
從俄方這次放出項目取得進展的這一消息看,中俄可能很快就要敲定最終方案,中國不想拖了,俄羅斯也等不了了。
尤其是俄羅斯這邊,要比中國更急著讓“西伯利亞力量-2”貫通輸氣。
俄烏沖突前,在中國這個大買家外,俄天然氣還有歐盟這個超級VIP客戶,但俄烏沖突后,歐盟進口的俄天然氣暴跌,戰前俄氣占歐盟天然氣需求量的近4成,現在只有19%。
據悉,下個月歐盟將討論執行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計劃趕在今年底,全面禁止與俄氣的交易,到2027年不再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面對歐盟“去俄氣”的現實,俄羅斯要加緊尋找替代方案,讓“西伯利亞力量-2”早一點建成通氣,無疑是最好的方案。
這一項目投入商用后,俄羅斯每年能向中國新增出口天然氣500億立方米,基本能堵住歐盟不再進口俄氣的大窟窿。
對蒙古國來說,現在真不是當大拿和中俄談條件的時候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可不是年年有,這次張嘴不吃可就沒這機會了。
更何況同意“西伯利亞力量-2”過境,蒙古國還能拉近與中俄的關系,靠上這兩棵大樹,有吃不完的紅利,蒙古國是該拿主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