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簡直是把刷存在感當成頭等任務,當全世界目光都集中在印巴沖突與紅場閱兵時,臺軍悄悄搞了個自以為是的“大動作”。看似張牙舞爪的背后,再次揭示做賊心虛的本質。
據臺海網報道稱,臺軍將于5月12日在屏東滿洲、九鵬地區進行地面武器試射,而據其他消息來源,美軍的“海馬斯”火箭炮打擊系統已經進駐九鵬基地。
該軍事基地是臺防務部門“中山研究院”下屬的一處基地,號稱是臺灣地區裝備最為精良、先進的軍事基地,通常擔任導彈的試射任務。
臺軍將要進行試射的,大概率就是去年10月份“秘密”運抵臺灣的“海馬斯”系統。
盡管臺當局將此事描繪得諱莫如深,但誰都知道把破爛當寶貝的事兒,綠營學者甚至聲稱射程達300公里的ATACMS戰術區域導彈具備“源頭打擊的反制能力”。
憑心而論,“海馬斯”在俄烏戰場上打出得戰績還是不錯的,但具體在臺海而言,“海馬斯”又能打出幾分威力呢?
首先,解放軍對臺島內的部署情況了如指掌,即便“海馬斯”在戰前能被很好地保護起來,甚至是躲過首輪打擊,但依舊是“露頭就秒”的結局,實戰時很難打出有效的一發。
其次,“海馬斯”說到底僅僅是一套打擊系統,而對實戰最為關鍵的“偵察與反偵察”,卻不與解放軍在同一個等級,臺軍需要美國提供更多的情報支持。
美軍要如何提供情報呢?一來依靠衛星,二來則是用于常規偵察設備,例如“全球鷹”或尋常軍用偵察機等等。
這些東西在烏克蘭戰場上適用,但對手若是解放軍的話,還真有點不夠看的,必要時刻有的是手段進行反制。
臺軍選在此時對“海馬斯”進行試射,自然也有現實的利益可用于參考,那就是對美菲“肩并肩”軍演進行策應。
美菲正動用大規模軍隊對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以及巴布延海峽等地進行所謂的“封鎖”,在必要時刻能鞏固“第一島鏈”的穩定。
前段時間,菲律賓馬科斯政府意圖將南海與臺海相聯系,試圖以聯動的方式提升菲律賓自身的戰略價值,而此時臺當局的回應也顯然是想攀上高枝兒。
五角大樓既想看見不同的戰略支撐點相互策應,也在擔憂地區形勢的發展會“節外生枝”,超出中美博弈的劇本預期。
比如此時臺當局進行試射的工作,就未必知會了美方,畢竟中美正要進行一次高級別會晤,這樣逾越底線的挑釁,本質是在給美方找麻煩。
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曾正告臺當局:“買什么武器都不堪一擊,必將自取滅亡”。臺當局深知螳臂當車的結局無法更改,在軍事上的作秀并非是像口頭上喊得如何如何“海上拒敵”,更像是給島內民眾再喂一些“迷魂散”,營造出臺軍依然有戰斗力的假象。
到頭來,連帶自己也被騙進去了,那真到刀劍相向時,才會真的貽笑大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