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印度空軍發(fā)起大規(guī)模空襲,卻意外折戟 ——3 架 “陣風”、1 架米格 - 29、1 架蘇 - 30MKI 和 1 架無人機被巴基斯坦空軍擊落,其中巴鐵王牌殲 - 10CE 戰(zhàn)機更是上演 “空中手術刀” 式精準打擊,打得印軍措手不及。次日,巴鐵再接再厲,依托中國援建的雷達網(wǎng),77 架印度無人機剛起飛就被鎖定擊落,上演 “無人機大屠殺”。
吃了大虧的印度卻不愿服軟,一邊默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勸和” 施壓巴鐵,一邊在國內(nèi)集結上百架戰(zhàn)機搞 “恐嚇式軍演”,另一邊直接對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的空軍基地發(fā)起突襲,這里正是巴鐵殲 - 10CE 戰(zhàn)機的核心部署地之一。
印度顯然對這款中國造戰(zhàn)機恨之入骨,2019 年空戰(zhàn)中,殲 - 10CE 的前身殲 - 10C 曾擊落印軍米格 - 21,如今升級后的殲 - 10CE 更是讓印軍戰(zhàn)機損失率飆升 30%。
然而印度沒想到,這場 “斬首殲 - 10C” 的冒險,換來的是巴鐵雷霆萬鈞的復仇:5 月 10 日凌晨,巴鐵戰(zhàn)機和導彈部隊直撲新德里,一場改寫南亞格局的攻防戰(zhàn)正式打響。
印度三連錯:從 “恐嚇式軍演” 到 “首都冒險”,把自己逼入死角
印度的第一步錯,是錯估了巴鐵的決心。在 5 月 7 日空戰(zhàn)損失 6 架戰(zhàn)機后,印度沒有選擇談判,反而在北部空域展開 “雄鷹 - 2025” 大規(guī)模軍演,120 架戰(zhàn)機分成 6 個編隊,貼著巴鐵邊境呼嘯而過,甚至用機載雷達對巴鐵城市進行 “模擬轟炸”。這種近乎羞辱的舉動,徹底激怒了巴鐵軍方 —— 要知道,巴鐵飛行員本就以 “狠辣敢打” 著稱,2019 年就曾駕駛梟龍戰(zhàn)機突入印境擊落敵機,如今面對家門口的挑釁,更是全員請戰(zhàn)。
第二步錯,是把美國當 “救兵” 卻成 “爛隊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5 月 9 日緊急致電巴鐵外長,聲稱 “局勢失控不符合所有人利益”,要求巴鐵 “保持克制”。這話徹底惹毛了巴鐵:印軍都把炸彈丟到首都機場了,美國卻只勸受害者 “別還手”?如果華盛頓機場被轟炸,美國會克制嗎?這讓巴鐵國內(nèi)反美情緒高漲,軍方更是下定 “不靠外援,自己復仇” 的決心。
第三步錯,是賭上國運的 “斬首行動”。5 月 9 日深夜,印度空軍 18 架幻影 - 2000 戰(zhàn)機攜帶精確制導炸彈,突襲伊斯蘭堡東北部的查克拉拉空軍基地。這里距巴鐵總統(tǒng)府僅 40 公里,是殲 - 10CE 戰(zhàn)機的主要部署地之一。印度情報部門自信滿滿:“只要炸毀停機坪和彈藥庫,殲 - 10CE 至少一周無法升空。” 但他們算錯了兩點:一是巴鐵早將殲 - 10CE 分散部署到 12 個備用機場,二是激怒了一支 “寧死不退” 的軍隊 —— 巴鐵空軍司令當天在社交媒體發(fā)文:“敢動我們的首都,就等著你們的首都火光沖天。”
巴鐵 24 小時復仇:從新德里爆炸到 “中械軍團” 壓境
5 月 10 日清晨,第一波復仇來了。巴鐵 6 架梟龍 - 3 戰(zhàn)機超低空穿越印巴邊境,對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的軍用機場發(fā)動突襲,幾座雷達站、數(shù)個彈藥庫瞬間被炸毀。緊接著,12 枚 “哈塔夫 - 8” 巡航導彈從海上發(fā)射,直撲新德里周邊的軍事目標,其中一枚精準命中印軍防空司令部外圍建筑,巨大的爆炸聲讓新德里市民恐慌逃竄。
更讓印度震驚的,是巴鐵地面部隊的 “鋼鐵洪流”。在克什米爾前線,巴鐵第 6 裝甲師的 150 輛 VT-4 主戰(zhàn)坦克轟鳴推進,這種中國產(chǎn)的 “陸戰(zhàn)之王” 配備 125 毫米主炮和復合裝甲,輕松擊穿印軍 T-90S 坦克的防線。
某邊防哨所的印軍士兵事后回憶:“他們的坦克炮聲像打雷一樣,我們的炮彈打在對方裝甲上就像撓癢癢,最后只能舉白旗。” 與此同時,巴鐵預備役部隊正在大規(guī)模動員:退役的 59 式坦克被翻新改造,10 萬預備役士兵正在接受緊急訓練,二線陣地堆滿了中國援助的卡車炮、無人機和便攜式導彈。
空軍方面,巴鐵更是擺出 “決一死戰(zhàn)” 的架勢。240 架梟龍 - 3 和殲 - 10CE 戰(zhàn)機分成多個編隊,全天候在邊境空域巡邏,雷達開機功率比平時提高 50%,任何印軍戰(zhàn)機起飛都會被立刻鎖定。
殲 - 10CE:印度的 “心病”,巴鐵的 “護國神劍”
印度為何對殲 - 10CE 如此忌憚?這款中國出口型四代半戰(zhàn)機,堪稱巴鐵空軍的 “戰(zhàn)力倍增器”。它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同時跟蹤 15 個目標并攻擊其中 6 個,航程比巴鐵原有戰(zhàn)機增加 30%,還能攜帶 PL-15 遠程空空導彈,實現(xiàn) “超視距獵殺”。2023 年巴鐵接收首批殲 - 10CE 后,印軍戰(zhàn)機巡航次數(shù)銳減 40%,因為 “只要進入巴鐵領空 50 公里,就會被鎖定”。
更讓印度難受的是,殲 - 10CE 背后是中巴全天候戰(zhàn)略伙伴關系。巴鐵工程師能在本土維護升級這款戰(zhàn)機,配件庫存足夠支撐 3 個月高強度空戰(zhàn),而印度的 “陣風” 戰(zhàn)機依賴法國售后,一顆螺絲釘壞了都得等歐洲發(fā)貨。這種 “后勤差距”,讓印度在持久戰(zhàn)中愈發(fā)被動。
從 “局部沖突” 到 “準戰(zhàn)爭狀態(tài)”,印度賭輸了
目前,印巴雙方已進入 “準戰(zhàn)爭狀態(tài)”:巴鐵戰(zhàn)機三次逼近新德里領空,印軍則對巴鐵港口城市卡拉奇實施封鎖。國際社會緊急斡旋,但巴鐵態(tài)度堅決:“不停止對伊斯蘭堡的威脅,就不會停止對新德里的反擊。”
軍事專家分析,印度犯了三個致命錯誤:高估自己的空中優(yōu)勢,低估巴鐵的復仇決心,更忽視了中國在背后的支持 —— 巴鐵的 “中械軍團” 不僅裝備先進,后勤體系更是完整,完全能支撐一場中等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現(xiàn)在,印度面臨兩難選擇:繼續(xù)升級可能引發(fā)全面戰(zhàn)爭,國內(nèi)反戰(zhàn)情緒已開始蔓延;后退則顏面盡失,莫迪政府的支持率恐遭重創(chuàng)。而巴鐵早已擺出 “破釜沉舟” 的姿態(tài),正如其軍方發(fā)言人所說:“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這場圍繞殲 - 10CE 的攻防戰(zhàn),早已超越了單一武器的較量,而是兩個國家意志的比拼。當印度試圖用 “外科手術” 式打擊快速解決問題時,卻忘了巴鐵背后有一個 “朋友”,更忘了戰(zhàn)爭從來不是兒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