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 “民國四大才子” 之一,有獨特文學才華與浪漫個性。今天,我們走進他的世界,感受其文學魅力與人生傳奇。
他的名字是文化符號。詩歌清新深情,被人傳誦。他和林徽因、張幼儀、陸小曼的愛情故事很傳奇,是人們常聊的話題。
徐志摩生于浙江海寧硤石富裕商人家庭,是獨子長孫,生活優越。但他未沉溺物質,聰明且渴望知識。在杭州中學堂,他和郁達夫同窗,都有非凡文學天賦。
民國文人除文學創作,書法是必備修養。徐志摩自幼苦練書法,打下堅實基礎,體現對傳統文化的尊重繼承,也為文學創作提供藝術滋養。中學畢業后,徐志摩考入上海滬江大學。同年十月,他與張幼儀結婚。此后,他先后就讀于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拓寬知識視野。在北大求學時,徐志摩廣交朋友,結識諸多名流雅士。他拜梁啟超為師,受其學術思想和文學觀念影響。這段經歷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為文學創作奠定基礎。
尤其是他筆下的楷書,不僅中規中矩,而且還做到了極致,將歐楷的筆意,得到了最為完美的發揮和應用,寫出了自己的新面貌,同時,對后人的影響,也是十分深入的,尤其是時下所流行的“田楷”,都是在模仿林徽因。
1918 年徐志摩赴美克拉克大學學銀行學,10 個月完成學業獲學位,后轉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1920 年徐志摩赴英劍橋大學研究政治經濟學,與林徽因結誼,期間他與張幼儀在柏林離婚,次子剛出生。此決定致其人生轉折。
在英國兩年,徐志摩受西方文化熏陶,詩風有浪漫主義色彩。他嘗試文學翻譯與詩歌創作,結合西方文學精髓和自身情感體驗。《康橋再會吧》憑清新語言和深沉情感成經典。后來他再赴英,寫下更著名的《再別康橋》,感動無數讀者。1922 年,徐志摩帶文學夢想和創作熱情回國。當年發表大量詩歌,與陸小曼相識相戀,為她寫《愛眉小札》。1923 年,他和文學青年成立新月社,推動中國新詩發展。1924 年,他受聘北大當教授,傳授文學理念。1924 年,泰戈爾訪華,徐志摩與林徽因擔任翻譯,介紹其詩歌和思想。他和聞一多等人主編《晨報》副刊《詩鐫》,研究新格律詩。在大家努力下,新月派形成,為中國現代詩歌發展注入活力。
1925 年,徐志摩生活中出現重要女性陸小曼。陸小曼是他師兄王賡妻子,王賡公務忙常不在家,委托徐志摩陪陸小曼。相處中,徐陸二人產生深厚情感。徐志摩為陸小曼創作《愛眉小札》記錄點滴。感情發展不順,陸小曼與王賡離婚后,徐志摩遭家人強烈反對。1929 年,徐志摩仍與陸小曼結婚,他們的愛情成當時社會焦點。
徐志摩事業上有才華且勤奮。1926 年,他在華光大學、大夏大學、南京大學任教授,有學術影響力與教育貢獻。1930 年,應胡適邀請,他辭去上海和南京工作,到北京大學任教,兼任北師大教授,學術生涯達新高度。
1931 年 11 月,徐志摩乘飛機北上參加林徽因報告會,飛機失事遇難,文學界和教育界損失巨大,讀者悲痛。
書法是徐志摩的重要修養。他的書法秀潤有文人氣息,筆力稍弱,欣賞其書法能感受獨特藝術風格、深厚情感與文人意趣。
可見,傳統文化的厚重,同時,他的書法,也給我們不少的啟示,只有在傳統書法中深耕,才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書法之精髓。
才能夠在應用中表現出一種嫻熟感,基于此,我們學習書法,一定要加強“字外功”的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好要領,或許,你也有其他的感悟,不是嗎?
在此,也期待朋友們能夠分享更多優質內容,為進一步弘揚傳統,弘揚書法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一同加油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