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乘風2025》)前兩次公演的個人排名走勢形成了一種很奇特的局面,前 13 名與后 17 名之間,赫然出現了一條隱形的分界線。這條線將姐姐們清晰地劃分成上下兩個半區,上下半區之間人員流動毫無流動。
直到三公(第三次公演)個喜(個人喜愛度)排名發布后,僵化的局面才被打破,3位姐姐成功挺進上半區。
一、李晟驚艷
關于李晟,實在有很多可以夸獎的點。唱功佳,體能好,能跳舞,顏值大氣,情緒穩定。
總結一下,李晟在《浪姐6》的表現可以用“驚艷”兩字來概括。
初舞臺的《當》還只能說中規中矩,一公的《野人》已能看出李晟的爆發力,二公演唱《大山》時她又展示了不輸黃英的聲樂能力。
真正讓李晟配得上“實力派”的舞臺,始于三公賽前秀《茶花開了該回家了》,一句“思念的人住在彎月亮”唱進了觀眾心里,混聲、高音、轉音各種技巧在這首歌里都有體現,說唱也不輸Vava。
王珞丹真的很幸運,一公二公時可以把高音都交給劉禹彤負責。劉禹彤淘汰后,她又選到了“高音能力者”李晟,三公《天空之外》的高音、副旋律都被李晟包攬了。
從四公小考的情況來看,李晟依然是《Break Down》聲樂部分的定海神針,因為擁有混聲能力,她的人聲厚度、空間感比黃英都強。
這么優秀的李晟,能在三公個喜排名里扶搖直上,一點都不奇怪。一公第21名,二公第20名,三公第3名,這既是她的來時路,也是破繭而出的軌跡。
盡管未能在節目內個喜排名里登頂,但在節目之外,她已經拿了“4個第一”了。初舞臺“全民評級”第一名,“助力值”投票活動第一名,社交平臺個人喜愛度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蟬聯第一名,李晟早已成為場外觀眾心中的“民選冠軍”。
二、馬吟吟被看見
隨著宋妍霏團獲勝次數漸增,互聯網上表示反感的聲浪亦愈發高漲。有一種觀點聲稱,只要進入宋妍霏團,成員便喪失了個性,淪為千篇一律的女團成員,即便再出眾,也不過是宋妍霏的陪襯。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筆者就在節目中看到了一個鮮活的馬吟吟。
需要明確的是,《浪姐6》不單是一檔音樂類競演綜藝,更是一檔真人秀綜藝。真人秀版塊在《浪姐6》中所占比重甚為可觀,累計時長遠超公演舞臺。即使在公演舞臺上的確被埋沒,但在真人秀版塊中也有大放異彩的機會。
馬吟吟一公第18名、二公第14名、三公第11名,個喜排名連續兩次上升,突破分界線躋身上半區,這已經有力地證明了她沒有被埋沒。
在真人秀互動環節中,時常能夠看到馬吟吟在關鍵時刻會有畫龍點睛之筆。她總能道出一些深邃之語,令人深思。
四公分組之時,譚薇在宋妍霏、王珞丹之間糾結,馬吟吟當即以一句“愛你的人不會讓你等”,一語便戳中了譚薇的軟肋。
每次在餐桌上講話時,她渾身都會散發出一種智慧的光芒。她論述成長:“小孩成長為獨立人格時,很少有家長主導完成分離。”她表達感想:“來了《浪姐6》,你們每一個名字都有了色彩,累,但是很鮮活。”
不愧是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理科學霸,思維的深度非一般姐姐所能比擬。
大學畢業后,馬吟吟又去讀了音樂本科,一路逐夢,殊為不易。如今,她終于通過《浪姐6》被“看見”,努力有了回報。
三、張小婉走出低谷
有趣的是,張小婉也是一位屬于宋妍霏團的姐姐。倘若看到此處,想必沒人堅持認為加入宋妍霏團就會被埋沒了。
與李晟、馬吟吟的連續上升不同,張小婉是經歷了一個“低谷”的。
一公,張小婉的排名是第 14 名,處于下半區。二公下降了幾名,到了第 18 名。但是三公時她大幅上升,直接沖到了第10名,進入上半區。個喜名次走勢走出了一個“V”字形。
不可否認,這當中有她個人的實力、努力、魅力和影響力的因素,但也絕不能說在宋妍霏組的經歷給她帶來的是負面影響。難道換到別的團,她的名次還能更高一些?沒人能保證。
在四公賽前秀歌曲尚未公布時,宋妍霏就表示:如果是英文歌,就派李佳琦;如果是古風歌曲,就派張小婉。之所以沒考慮派出團隊的聲樂擔當馬吟吟,想來應該是因為馬吟吟已經參與過二公賽前秀《謙讓》了,這次要把機會給其他人。
從二公加入宋妍霏團后,張小婉就成為了這個團隊的“團寵”,對于她來說,這已經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了。
結語
那條曾將姐姐們割裂為“上下半區”的隱形分界線,已經在她們的腳步下碎成齏粉。
有人以聲浪破局,有人用思想鑿光,有人借古韻新生。當“突破”成為共同的語言,那條曾經森嚴的分界線,終將化作姐姐們披風上的流蘇,在乘風破浪的征程中,獵獵作響。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