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7日,是2025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主題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協同推進城市節水”。
5月11日上午,由重慶市城市管理局、沙坪壩區人民政府、重慶交通大學、重慶水務環境集團聯合主辦,重慶市城市供節水事務中心、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重慶水務集團承辦的重慶市2025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啟動暨首屆大學生城市節水創新設計大賽頒獎活動,在重慶市沙坪壩區沙坪公園舉行。
活動現場,重慶首屆大學生城市節水創新設計大賽成果、全市首批城市節水典型案例隆重揭曉,全國城市節水卡通形象“節水小胖哥”與重慶城市節水“代言人”渝可、渝愛首次同臺,攜手營造全社會節水、惜水、護水的氛圍,推動城市節水事業高質量發展。
AI賦能
探索山城特色節水型城市建設新路徑
近年來,重慶市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落實全面節約戰略和國家節水行動,緊扣“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加快建設“六區一高地”,以機制創新破題,以全域宣傳造勢,以載體建設強基,走出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節水型城市建設新路徑。
其中,在構建節水治理體系上,重慶構建起非居用水大戶動態數據庫,運用AI算法開展用水行為畫像,實現超計劃用水智能預警。運用物聯網技術構建管網三維模型,實時監測運行負荷,預判90%以上漏損風險。開發節水管理AI模型,建立分級評價標準,為精準施策提供決策支撐。
重慶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昌良
重慶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昌良表示,奮進新征程,節水標準更嚴、要求更高,要加強多跨協同,共筑節水發展“大格局”;深化多元共治,引領全民節水“新風尚”;強化技術賦能,激活創新驅動“強引擎”。要用實際行動踐行節水護水理念,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精心打造節水城市建設的“巴渝樣本”,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貢獻“節水力量”。
沙坪壩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鐘文表示,城市節水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希望通過本次宣傳周活動和大賽,能夠引導更多的人關注城市節水問題,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節水工作格局。
匯聚青春
城市節水創新設計大賽獲獎名單發布
推動城市節水事業,需要不斷注入新的“活水”。
當天,重慶市首屆大學生城市節水創新設計大賽獲獎名單揭曉。大賽自去年10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全市各大高校的青年學子踴躍參與,圍繞創意發明、數字媒體兩大類別展開激烈角逐。
活動旨在通過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進一步推動全市廣大學生群體參與節水型城市建設,營造全社會愛水知水、惜水節水、享水樂水的科學氛圍,提高公眾對城市節水的科學認識。
最終,大賽評審組從進入復賽的58組作品中評選出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優秀獎11項。
活動現場,榮獲創意發明類和數字媒體類一、二、三等獎的學生代表上臺領獎。獲得創意發明類一等獎的學生代表鄧來田表示,這次比賽不僅讓大家有機會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更深刻認識到節水創新的重要性。
樹立典范
重慶第一批城市節水典型案例發布
近年來,重慶各行各業積極踐行節水行動,持續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和用水效率,涌現出一批典型經驗做法。工業類、機關單位類、學校類等類別的21個案例獲評重慶市第一批城市節水典型案例。
其中,位于沙坪壩區的重慶警察學院在重慶市高校中率先建成地下管網數字孿生可視系統,三維立體呈現學院地下管網相關信息,使地下供水管網維護管理更直觀、形象,此外,對學院行政樓后山的雨水和行政樓空調冷凝水進行收集,通過循環水泵用于學院清雅湖,作為景觀湖的補水。
北碚水廠通過對DMA分區計量監測設備的布置,科學指導開展管網漏損控制作業,實現精準控漏,提高漏損控制效率。項目實施至今,已累計發現及處理管道隱患26處,避免漏失水量約273萬噸。
“頂流”同臺
“節水小胖哥”攜手“渝可渝愛”宣傳節水
去年8月,以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制作的節水卡通形象“節水小胖哥”為原型,由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策劃、重慶市城市供節水事務中心出品的重慶城市節水科普動畫——《小胖哥節水養成記》火爆全網。動畫累計播放量突破9000萬次,成為全國節水宣傳的標桿案例,也讓“節水小胖哥”這一形象深入人心。
當天,“節水小胖哥”卡通形象也來到活動現場,與重慶城市節水“代言人”渝可、渝愛首次同臺互動,共同呼吁市民關注城市節水。三位節水“頂流”卡通形象以活潑可愛的造型,吸引了眾多市民拍照合影。在現場,大家積極參與節水互動游戲,氣氛熱烈。
活動現場還特別打造了一條“節水燈謎長廊”,將傳統燈謎文化與現代節水知識巧妙結合,讓市民們在猜謎過程中,學習到實用的節水小竅門,增強節水意識。成功猜中謎底的市民,還能獲得“渝可”“渝愛”節水文創禮品。
近年來,重慶不斷創新城市節水宣傳形式,通過卡通IP、互動活動等市民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節水知識更接地氣、更具傳播力。
未來,重慶將繼續深化節水文化建設,推動全社會形成“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風尚。
上游新聞記者 劉波 王梓涵 錢也 攝影 甘俠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