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溪縣公安局在生態警務領域總結提出“全域化、定制化、數智化”的特色工作方法,于探索中守正創新,以實際行動展現服務為民的務實擔當。
派出所民警開展巡山。安溪縣公安局供圖
聯防聯動,全域化齊抓共管。“水田里有遷徙而來的白鷺,林子里有天然的紅豆杉……”4月23日,蘆田派出所民警林曉鵬與轄區林業站相關人員踏上了巡山之路。此次巡山的主要任務是為一條2.1公里長的林道加裝2處禁火標識。林曉鵬已擔任這片山林警長近一年的時間,談起其間的珍稀動植物可謂是“如數家珍”。據統計,安溪縣森林覆蓋率65.77%,為了更好地守護這片綠水青山,安溪公安在“林長+警長”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將縣域林區劃分為459個網格,每個網格都有掛牌的責任民警,通過與林業站及護林員建立聯防聯動機制,實現職能互補,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
安溪縣940余株的名樹古木落實“一樹一檔”。安溪縣公安局供圖
“一樹一檔”,定制化精研細耕。在共性的機制中尋求個性的相適,是安溪公安在實踐中一以貫之的理念。福田鄉地處安溪、漳平兩縣市交界處,福建省級自然保護區云中山坐落于此,生態資源豐富。福田派出所針對毗鄰保護區的農事、工業等生產活動設置了專門的監管標準,形成具體可行的反盜獵、防火災預案。不僅每一個鄉鎮有“一林一策”,全縣940余株的名樹古木也有“一樹一檔”。“古樹種屬、生長狀況、開花時間、主要病蟲害等信息都被記錄在案。”安溪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大隊長王鵬程介紹,這份檔案能夠幫助相關人員及時發現古樹的“病癥”,針對性采取保護措施。
無人機對林區進行空中巡查。安溪縣公安局供圖
科技賦能,數智化提質增效。“有了這些設備,犯罪分子將無處遁形。”今年2月,感德鎮護林員老蘇與感德派出所民警一同到林區主要通道中架設3臺智能“天眼”系統。系統建成后,能實時將畫面傳回到派出所與護林站的大屏幕上。如果在人跡罕至的地區出現人影,系統也會自動報警,發信息至民警或護林員的手機上。“準備就緒,可以起飛。”4月7日,白瀨派出所無人機根據勤務安排,對轄區林區進行空中巡查。“它覆蓋面廣,能第一時間發現森林火災隱患。”白瀨派出所所長李偉華說,無人機的巡查,讓派出所節約了警力,節省了“腳力”,提升了效率。截至目前,無人機共起飛1000余架次,巡航面積占比達60%。
在藏藍與青綠的交織中,安溪公安聚焦“三化”,打造生態治理新格局,書寫守護生態綠的動人篇章。(張文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