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國際局勢風云變幻。
當時,國內食糖供應出現了嚴重短缺,急需從國際上購入30萬噸食糖。
但在那個敏感時期,一旦中國大規模采購的消息傳出,國際上的投機商們必然會哄抬糖價!
這將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中國外貿部華潤公司經過深思熟慮,將目光投向了郭鶴年。
郭鶴年,這位傳奇人物,1923年在馬來西亞出生。
祖籍福建福州郭宅村。
他的家族,是下南洋中的一員。
清朝末年,他的父親郭欽鑒跟隨家中兄弟,背井離鄉前往南洋淘金。
在馬來西亞,郭欽鑒憑借著精明的頭腦和出色的口才,靠賣香料發家致富。
隨后,他與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鄭格如結為連理。
婚后育有三子,郭鶴舉、郭鶴齡和郭鶴年。
鄭格如是在福建的協和大學畢業的。
學識淵博、思想開明。
盡管身處海外,但她依然堅持讓孩子學習中國文化。
正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愛國華商——郭鶴年!
郭鶴年17歲時,進入萊佛士學院學習。
在這里,他結識了李光耀等一批政界子弟人士,無形中積累了人脈資源。
1947年,24歲的他在新加坡創立了“力務克”船務公司。
主要經營商務、船務經紀以及雜貨業。
然而,業務剛展開,命運就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創業第二年,他的父親就因病離世。
在母親的建議下,他回到了馬來。
隨后他將家族企業進行整合,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
而那時他也不過才25歲,肩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當時的馬來,正處于從英國獨立的關鍵時期。
新政府急于發展進口替代工業,以實現經濟獨立。
他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機,決定投身煉糖業。
1960年,他創立了馬來第一家制糖廠。
為了解決原料問題,他向政府租借了大量土地。
將其開墾成甘蔗種植園,實現了原料的自給自足。
同時,他迅速建立起了覆蓋馬來西亞全境的銷售網。
形成了 “原料—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經營體制。
殊不知,這個業務無形中幫中國度過了難關。
1970年,他成功預判到全球糖價即將上漲,提前以低價大量購買白糖與期貨。
果不其然,糖價飆升,他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全球10%的糖業市場都由他控制。
在馬來西亞的糖業市場更是占據了80%的份額。
因此,中國公司的代表緊急聯系到他。
向他說明國內的困境以及此次采購任務的緊迫性和保密性。
郭鶴年雖然是馬來西亞籍,但他骨子里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對祖國有著深厚的感情。
聽到祖國的求助,他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然地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為了完成這次秘密采購,他采用了瞞天過海之計。
他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起國際糖商的關注。
所以必須精心謀劃,分散他人的注意力。
他首先派最信任的心腹假扮成日本商人,前往巴西進行秘密采購。
之所以選擇巴西,是因為那里的食糖產量豐富,能夠滿足中國的大量需求。
同時,為了給巴西的采購行動打掩護。
他決定親自前往日內瓦,參加一場重要的國際糖業會議。
在日內瓦的會議上,他與各國糖商們周旋、交流。
巧妙地掩蓋著自己的真實目的。
而此時,他的心腹在巴西正緊張地與當地的糖廠進行談判。
由于采購數量巨大,引起了一些糖商的懷疑。
有英國同行甚至向郭鶴年透露,巴西出現了神秘的亞洲面孔在大量收購食糖。
他心中一驚,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巧妙地應對了過去。
經過艱苦地談判和努力,終于在短短三天內成功簽訂了合同。
與此同時,他還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進行了一系列操作。
他大量購入歐美市場的白糖期貨。
隨著中國采購消息的逐漸泄露,全球糖價開始大幅上漲。
他抓住時機,將手中的期貨高價賣出。
成功賺取了500萬美元的外匯。
這次采購行動,他不僅為中國解決了食糖短缺的問題,還為國家賺取了一筆可觀的外匯。
而他自己,在整個過程中沒有收取任何報酬!
完成這次秘密購糖行動后,他的商業版圖開始向更多領域拓展。
1971年,他在新加坡創辦了“彩虹集團”。
旗下首個項目便是新加坡第一家豪華酒店——香格里拉酒店。
1984年,中國百廢待興,急需吸引外資來推動經濟發展。
郭鶴年得知中國政府打算在北京建設國際大商圈時,毫不猶豫地打包了5億美元的資金前來參與投資。
當時,中國國內還沒有哪家企業能拿出這么多錢。
于是他一個人包辦了全部工程。
這個項目就是后來著名的北京國貿中心。
如今,這里云集了世界500強企業的辦公樓、高端購物中心和豪華酒店。
每年僅房租收入就可達50億。
除此之外,“金龍魚”也是他旗下的。
為了讓這個品牌深入人心,他在產品研發、質量控制和營銷方面下足了功夫。
他注重產品的品質和營養成分。
不斷推出新的產品系列,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同時,他加大廣告宣傳力度,通過央視等主流媒體進行廣告投放。
短短十幾年,金龍魚就家喻戶曉。
成為中國食用油行業的領軍企業,占據了市場的重要份額。
1988年,應邵逸夫要求,他從澳洲幫龐雅倫手頭接過電視廣播的前身香港電視31%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后來,他又在傳媒界展開了一系列的收購行動。
1993年,他收購了《南華早報》。
這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紙之一。
如今,郭鶴年已過百歲。
然而,他心中還有一大遺憾!
那就是尋找合適的繼承人。
他有兩任妻子,共育8名子女。
3個兒子和5個女兒。
在這些子女中,長子郭孔丞最初被重點培養。
被視為家族接班人的有力人選。
他出生于1954年。
早年在澳大利亞留學,攻讀企業管理專業。
畢業后,他回到馬來西亞,進入香格里拉集團擔任董事。
開始在家族企業中積累經驗。
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對他的繼承產生了重大影響。
24歲時,他在一次飯局上邂逅了鄧麗君,兩人隨即陷入熱戀。
經過3年的交往,他們宣布訂婚。
可這段戀情卻遭到了祖母鄭格如的強烈反對。
她向鄧麗君提出了3個條件:
一是要詳細說明身世背景和經歷。
二是要徹底終止演藝事業。
三是要和娛樂圈人士斷絕來往,尤其是與男性友人劃清界線。
這些條件讓鄧麗君難以接受,最終她選擇退婚。
除了郭孔丞,郭鶴年的其他子女也在各自的領域發展。
二房女兒郭惠光如今是香格里拉集團的主席。
雖然她在馬來出生,但卻是在香港長大的,畢業于哈佛。
畢業后,她曾在摩根大通做分析員。
2003年加入家族企業,從《南華早報》的記者做起,一路升遷至行政總裁。
2017年正式擔任香格里拉(亞洲)董事會主席。
侄子郭孔豐也是商業領域的佼佼者。
他是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益海嘉里集團董事長。
郭孔豐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
畢業后直接加入郭氏集團工作,負責開拓大豆油業務。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籌劃建立食用油精煉廠。
并推出中國第一款小包裝調和油“金龍魚”,改變了中國人的食用油消費習慣。
1991年,他自立門戶,創辦豐益國際。
在他的帶領下,豐益國際成了世界第3大的糧油企業集團。
郭鶴年曾評價他:“如果要找一個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他是最佳人選”。
盡管郭鶴年的子女和侄子都是頂尖人才,但要繼承他龐大的商業帝國,他們都有所欠缺。
畢竟,利益分配和協調各方利益,是一件很難的事。
雖然面臨著傳承的挑戰。
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子女和家族成員,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一定能夠繼承他的商業智慧和愛國精神,將這份龐大的事業繼續發揚光大!
看完記得關注(@2號探秘人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參考資料: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郭鶴年. 央視網經濟頻道.
景魯勇. 郭鶴年:從“亞洲糖王”到“香格里拉之父”[J]. 金融博覽,
“一瓣愛馬來西亞,一瓣愛中國”(百年航程 有“僑”精彩(31)).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不霸之王郭鶴年:做生意要有膽量,但膽量要對生意不對人. 界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