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據俄羅斯塔斯社5月10日報道,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證實,蘇聯于1972年發射的金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宇宙-482”(Kosmos-482)的航天器在流浪53年后重返地球,于莫斯科時間10日9時24分(北京時間14時24分)進入大氣層,最終墜落在中安達曼島以西560公里的印度洋海域。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表示,墜落的航天器質量接近500千克,但不太可能構成威脅,“事實上,平均每天有5個物體墜落到地球上,其中七分之一的質量超過500千克,我們可以在夜間觀察到它們,就像流星一樣。但造成物質損失的情況非常少見,也沒有引發過人員傷亡。”
“宇宙-482”是蘇聯拉沃契金科研生產聯合體研制的一對金星探測器之一,在設計、機載系統和科學設備方面與“金星8號”探測器相同。1972年3月31日,“宇宙-482”從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但由于運載火箭出現故障,該探測器未能脫離地球軌道。
“宇宙-482”由一個主艙和著陸器組成,主艙已于1981年墜入大氣層燒毀,但重達495千克的著陸器一直環繞地球運行。過去53年里,在大氣阻力的作用下,“宇宙-482”的軌道高度逐漸降低。
資料圖:蘇聯“金星8號”探測器,“宇宙-482”是其備份 塔斯社
但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由于“宇宙-482”是一個金星探測器,設計用于承受金星表面460度以上高溫和90倍地球氣壓的極端環境,該航天器有可能在墜落過程中保持“完好無損”。美聯社稱,根據聯合國條約,任何幸存的殘骸都屬于俄羅斯。
塔斯社稱,“宇宙-482”是“金星8號”任務的備用航天器。雖然“宇宙-482”未能完成任務,但比它早幾天發射的“金星8號”探測器成功在金星表面著陸,向地球傳回了50分鐘的數據。
1961年至1984年間,蘇聯向金星發射了29個探測器,其中十多個探測器成功抵達金星,取得了人類探測器首次進入另一個行星的大氣層、首次降落在另一個行星表面、首次從另一個行星表面發回圖像等一系列成就。
美國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評論稱:“這讓人想起了蘇聯在太空中冒險的時代——那時候我們可能在太空中都更加冒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苦樂參半的時刻。”
美國福特漢姆大學專門研究蘇聯太空和科學活動的歷史學家阿西夫·西迪奇(Asif Siddiqi)說:“‘宇宙-482’提醒我們,50多年前,蘇聯觸及了金星。這是那個項目、那個時代的實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