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教育領域,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種現象:一個學校推行了老師候課制,即上節課尚未結束,下節課的老師便已提前站在教室門口靜候。此學校還將其視為自身的特色,如今竟成了一道看似獨特的“靚麗風景”。
網友們針對這一現象可謂是議論紛紛。有人直言:“你們理解錯了,學校如此行事,無非是把責任強壓給老師,實現無縫銜接,如此一來,一旦發生任何事故,便能輕易找到背鍋之人。”這一觀點并非毫無依據,在過往的諸多校園事件中,責任的界定往往模糊不清,而這種候課制似乎為責任的明確劃分提供了一種看似“便捷”的途徑。
也有人憤慨地表示:“我覺得這種‘侯課制’是讓老師‘奴隸化’的舉措,照這樣的邏輯,校長應該到學校門口為上學學生‘跪安’了!”此言論雖略顯過激,卻也反映出人們對教師地位被不當貶低的強烈不滿。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教師一直被尊崇為知識的傳播者和靈魂的工程師,而如今這種候課制卻讓教師的角色變得如此卑微,實在令人唏噓。
更有甚者稱:“教師其實就是服務員,學生是上帝,校長是老板。這樣思考就知道為什么中國現在的教育會變成這樣了!”這種觀點雖有些極端,但也揭示了當前教育中存在的部分失衡現象。在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中,教師、學生和學校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愈發復雜,而這種候課制或許正是這種復雜關系的一個具體體現。
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學校為何要推行這樣的制度?其所謂的好處又究竟何在?學校給出的理由之一是能夠給予學生最大的尊重,并能展現出老師積極向上的工作心態。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一說法似乎站不住腳。據說其最大的作用是能夠保障學生的安全,讓所有學生即使下了課也處于老師的視線范圍之內,實現上下課老師之間的無縫對接。但事實卻是,別說什么對學生的尊重,實際上家長和學生對這種方式極為反感。
如今孩子的身體素質每況愈下,很大程度上正是這種虛偽的尊重和行為所致。學生在課間沒有足夠的活動時間,甚至不敢喝水,沒時間上廁所。有的學生竟便秘一星期才上一次廁所,這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老師受不受得了或許無關緊要,畢竟老師領了工資(暫且不談人權,因為在這種情境下討論人權似乎毫無意義),但學生能否承受得了呢?
當前,學生得抑郁癥的比例不斷上升,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釋放。課間有老師在教室,學生又怎敢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和活力?這個學校的走廊、窗戶或許真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布滿了鐵絲網,領導為此著急,老師拼命內卷,學生則疲憊不堪。而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學生的成績未必能如預期般出色。
國家應當對學校這種自以為是的為學生著想的行為予以嚴查和杜絕,讓孩子們能夠靈動起來,健康快樂地成長。上述觀點無疑都是站在學生角度去考量問題的,然而,我們有沒有思考過老師的心理感受呢?老師如同仆人一般,要提前畢恭畢敬地站在那里候課,這無疑增加了老師的工作時間。老師的權威又該置于何處?
在當下,我們做事情往往以學生為中心,這固然沒錯,但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對老師這個群體的關愛。大家不妨試想一下,一群沒有尊嚴的老師又怎能教出有骨氣、有自信的學生呢?這樣的候課制,對于老師而言,沒有絲毫益處。有時,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遠遠大于其所謂的現實主義意義。不知各位對此又有何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