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巴局勢突然升級,醞釀了近半個月的沖突終于還是爆發了。7日凌晨進入高潮階段,印軍不宣而戰打擊了巴基斯坦境內9處目標,并造成多人死傷。隨即巴基斯坦進行了反擊,巴軍方聲稱擊落了至少5架印軍戰機,目前基本上能確認被擊落的戰機至少有4架。就在大家以為雙方會保持克制的時候,印度又出動大量無人機,襲擊巴基斯坦卡拉奇和其他城市,被巴防空部隊擊落,連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都響起了警報聲,這是一次相當大的升級。印度方面還聲稱,巴放出動無人機襲擊了克什米爾查謨等地軍事目標。但事態發展很有意思,巴方表示,巴方沒有發動無人機襲擊,印度為了讓戰爭歇斯底里情緒升級,誣陷巴基斯坦襲擊了15個地點,“大規模無人機襲擊”是印度自編自演的。巴基斯坦這一輪以來的論調,一直比較克制,不想事態升級,印度則不斷升級事態,為什么印度這時候非要打仗?
從內部原因分析,印度經濟情況很差,去年以來就有不少外資大規模撤離。逼得印度只能放下邊境爭端,緩和與中國的關系,試圖引入更多投資。但印度“外資墳場”是貨真價實的,投資情況并沒有改善。再加上美國潮汐收割,印度被美國資本做空,以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導致印度經濟增速放緩、盧比貶值、通脹率攀升至8%,對印度經濟造成了很大沖擊。印度經濟看起來是上升狀態,但失業率就沒降過,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印度制造”也并沒有發展出來,莫迪的大部分政治承諾幾乎都沒能實現。之前印人黨民調失利,議會席位大幅減少,就是因為莫迪執政十年來積累問題的集中爆發。
此時為了轉移矛盾,印度總理莫迪又用上了老手段,外部沖突轉移內部矛盾。每次莫迪有執政危機,國內出現什么危機,都故意對外制造沖突,對內煽動民粹,利用民族主義情緒鞏固支持率,通過軍事勝利塑造“強勢領導人”形象,彌補政治威信下滑。
這次印巴沖突也是這個路子,此次局勢升級導火索是,印控克什米爾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然后印度在沒有任何調查和證據情況下,指控是巴基斯坦干的。在對峙的半個月,印度一直試圖將此次恐襲事件往宗教、民族問題上引導,煽動印度教民族主義。期間還曝出一份機密文件,指出恐襲是印度自導自演,將責任歸咎于巴基斯坦本土叛亂組織,印度還故意將這次襲擊定義為,“對印度非穆斯林的種族清洗”,而不是普通恐襲,故意觸發宗教矛盾。以反恐的名義,對巴基斯坦斷水、發起襲擊。如果恐襲是印度自導自演,上面無人機襲擊也是自導自演,那么印度這仗是非打不可了。不過莫迪期望的結果是相反的,現在打了之后,并沒有緩解國內問題,反而要遮掩失敗,偷雞不成捯飭把米。如果印巴沖突持續擴大,印度失敗概率很高,畢竟他跟周邊國家都有領土爭端,可能面臨多線作戰的困境。不過在“印度完了”和“莫迪完了”這兩個選項中,莫迪堅定選擇了前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