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架次飛機起降,印巴雙方你來我往,此戰最大贏家輸家,卻另有其人?中國制造化身“打印機”的同時,印度用一場徹頭徹尾的失利,砸了法國軍工巨頭的百年招牌。
“敵人在哀嚎,印度空軍引以為傲的五架敵機,在我們的攻擊下化為灰燼。”巴基斯坦當地時間5月7日,其總理謝里夫在面向全國人民的電視講話中無不自豪地宣布到。
而他所通報全國的戰果,正是印度空軍發動在(當地時間)5月6日發動,所謂“辛杜爾行動”中的損失。
就在謝里夫對著全國百姓慷慨陳詞之時,一位巴基斯坦高級國防官員接受了美國主流媒體CNN的采訪,并補充了一些空戰當天的具體細節:
“這次共有 125 架戰斗機參與戰斗,共計激戰超過一小時,雙方均未離開自己的領空。”他在采訪中對記者透露。
而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則在當天稍晚些時候向媒體確認了巴基斯坦空軍五大“戰果”的具體機型。
按照他的說法,俄制米格—29、蘇—30在戰斗中折戟沉沙這一點,咱們暫時按下不表。此前被印度軍方高層吹得天花亂墜的“陣風”戰機居然折損了三架,這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
當然,截至目前為止這個“戰果”還有不小的爭議。巴基斯坦這邊自然是往大了吹,最敢講的當地媒體甚至放出豪言稱,印度總共損失了9架戰機。
印度這邊則是裝聾作啞,他們只是承認“多架戰機在執行任務時墜毀于本國境內”。至于被問到具體的墜毀原因、戰機機型時,印度軍方也好、政府官員也罷,往往選擇裝聾作啞地搪塞過去。
至于除開印巴之外的“吃瓜群眾”對戰果更是眾說紛紜。有質疑整場空戰真實性的,有批判“巴鐵”吹牛,幫印度說話的,也有說巴基斯坦空軍給印度上了一課的。
那么,真實情況究竟如何?根據最新信息匯總,印度這邊“實錘”的戰損,至少有四架戰斗機:
一架米格-29,疑似墜毀于印控克什米爾邊界查莫地區。一架法國產“陣風”戰機,疑似墜毀于印度邊境省份旁遮普。一架蘇-30殘骸,被發現于克什米爾西南邊陲的賈姆穆地區。這三架飛機的殘骸,是在當地時間5月7日白天被發現的。
另外還有一架“陣風”戰機,于當天夜里被發現墜毀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印度雖然孫損兵折將,但好在他們的戰機數量足夠多,雖然整體士氣備受打擊,但整個空中戰線還算勉強維持住了:
這不,消停了還不到30小時,印度這邊就已經迅速重振旗鼓,開始了大規模空軍演習。莫迪不會對“巴鐵”善罷甘休,這是一定的。
巴基斯坦呢?雖然取得了堪稱偉大的戰果,但整個印巴局勢的全景,對他們來講仍舊不容樂觀。相比于印度,“巴鐵”在陸軍上的劣勢尤其明顯。所以憑著一場空戰的局部勝利就斷言他們是贏家,也不太妥當。
實際上截至目前為止,中國軍工才是這場印巴空戰中的最大贏家——
一方面,“殲10-C擊落了法國陣風”的戰績,是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在議會講話時親口透露的。
另一方面,印度媒體在墜落的“陣風”戰機附近找到的兩枚中國產空空導彈“霹靂15E”殘骸說明,全須全尾由中國軍工制造的導彈不僅投入實戰,還取得了擊落陣風戰機的傲人成就。
不過話分兩頭,借著巴以戰場揚名立萬的殲-10C和霹靂15E風光無限不說,被迫成為中國制造墊腳石,同時也是陣風戰機生產商的法國達索公司可就慘了:
首先,雖說陣風這款戰機從功能上來講比較偏向對地攻擊,但是堂堂“高盧雄雞”被中國制造的殲-10搶了風頭,這達索,確實是臉上無光。
其次,隨著印巴空戰戰報傳回世界,達索公司的股價應聲而落,遭遇了超過2%的跌幅。在印度空軍的“坑殺”之下,達索24小時內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數十億美元。
當然,這都是小事。錢沒了還可以再賺。對于達索來講真正讓他們“肉痛”的,是在這場敗仗里,被印度空軍打掉的百年口碑。
知道這“陣風”可是世界上外貿銷量最好的戰斗機之一,光是在2015-2023這八年間,就成交了294架之多。其客戶從印度到埃及再到希臘,可謂遍布全世界。
現在這么一搞,本來在業內有口皆碑的“陣風”,未來幾年的對外銷路這一塊,算是徹底完了。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陣風勢微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在印巴空戰中大放異彩的殲10和霹靂15E能否趁這機會殺出一條血路,在國際軍火市場為“中國制造”搶下一席之地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