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商業賽可以增加球員的積分,想參加三大賽的球員,只能通過不斷打商業賽事,而能參加商業賽事的球員就是那么些人,以巴奧期間女隊為例:
1、國乒前四大主力:巴奧期間,孫穎莎、陳夢、王曼昱、王藝迪四人,幾乎都能參賽,甚至是常規挑戰賽也要參加,為的就是積分。
2、國乒女隊其他主力:陳幸同與錢天一,兩人排在第五和第六,得到的參賽機會相比四大主力不多,當然,陳幸同機會比錢天一多。
3、其他二線主力:只能參加一些挑戰賽和支線賽,巴奧后才得到歷練機會,蒯曼就是歷練中打出來的,而且還是在陳夢退出積分后,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屢屢得到額外參賽機會。而像張瑞、何卓佳、范思琪、石洵瑤、劉煒珊、等一批二線主力幾乎無球可打。特別是范思琪,中國大滿貫賽打進四強后,至今一次參賽機會都沒有,還好最近安排去非洲打球了。
條友們,最近有消息說國乒要對乒超聯賽進行改革,增加比賽場次和規模,如果將乒超聯賽的個人每場成績單獨設立積分制,與WTT商業賽事的積分綜合考量,作為參加三大賽的選拔依據,我想這樣對一些得不到參加WTT商業賽事的球員來說,也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乒超聯賽擴大規模和拉長比賽時間,對國乒梯隊建設也是有利的,可以發現苗子,與國乒女隊幾大主力交手,也能提高選手們的技戰術和信心。大家覺得這是好事嗎?
(文中圖片如有侵權聯系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