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邵昀】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征收畸高關稅,導致美國多個港口貨運量暴跌,已經拉響業內警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日報道稱,美國西海岸港口官員9日上午更向其透露一個“驚人現象”:在過去的12個小時里,沒有任何貨船從中國啟航前往美國西海岸主要港口。這還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度發生此情況。
這一數據來自于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的圣佩德羅灣綜合港口區(San Pedro Bay Complex),其下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報道稱,6天前,原本計劃有41艘貨船從中國出發,駛往這個僅次于上海、新加坡、香港、深圳的全球第五大繁忙港區,但到了9日,這一數字為零。
據CNN說,震驚到美國港口官員的不僅是來自中國的到港貨輪數量銳減本身,更是這一變化發生的速度之快。“這令人擔憂,”長灘港首席執行官馬里奧·科爾德羅(Mario Cordero)說,“我們現在看到的(船期取消和抵港船舶減少的)數量超過了疫情時期的水平。”
CNN稱,另一個“疫情暴發以來從未出現過的異常現象”是,受關稅政策影響,美國西雅圖港7日的抵港集裝箱船數量為零。“這是因為根本沒有船運過來。”西雅圖港港務局長瑞安·卡爾金斯(Ryan Calkins)說。
當地時間2025年5月6日,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港,貨柜被堆疊在一起 視覺中國
不僅是西雅圖港,美國幾個最繁忙的港口貨運量都正在急劇下降。據悉,長灘港目前的貨柜量與平時相比下降了35%至40%,洛杉磯港本周的貨運量也下降了31%。此外,位于東海岸的紐約和新澤西港也表示,正在為貨運放緩做準備。
報道說,港口官員警告,對于面臨商品價格上漲或短缺的美國消費者而言,美國政府與中方“越快達成協議越好”。“如果情況不迅速改變——我指的是我們所看到的不確定性——那么我們可能會看到貨架空空如也。消費者將在未來30天內感受到這種影響。”科爾德羅說。
特朗普8日在提及美國港口貨運量放緩一事時,聲稱這是“好事”,“意味著我們損失的錢少了”,遭到美媒諷刺。“特朗普一直堅持認為美國被騙了,這暴露了他對經濟學的根本誤解,這種誤解建立在對其他國家的厭惡之上。”美國政論雜志《新共和》寫道,“特朗普最新評論,再次暴露了自己的愚蠢。”
盡管中美貿易摩擦在2017年開始的特朗普第一任期就拉開序幕,但中國仍是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2024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達6882.8億美元。去年美國對華出口、自華進口分別占美國出口和進口總額的7.0%和13.8%。
全球第二大航運公司馬士基表示,當前中美之間的貨運量較正常水平下降了30%至40%。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文森特·克萊克(Vincent Clerc)說:“如果我們無法看到與中國的貿易局勢緩和,如果我們無法看到更多貿易協議的達成,那么我們可能會面臨一些影響變得更加根深蒂固、更加不利的局面。”
當地時間11日,正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進入第二天。此前,外交部發言人林劍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說,美方近期不斷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
“同時,我們也多次說過,中方對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施壓脅迫對中國都是行不通的。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維護國際的公平正義。”林劍表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