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有一艘貨船再停靠美國西海岸的主要港口,這背后傳遞出怎樣的信號?關鍵時刻,巴西總統訪華,又給了中方怎樣的新選擇?
當地時間5月10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官員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在過去的12個小時內,竟然沒有一艘貨船從中國出發,停靠在美國西海岸的圣佩德羅灣港區,這里原本應該是美國最繁忙的港區之一。
報道進一步指出,原本在6天之前,就有41艘貨船從中國出發,但是現在美國人卻發現根本沒有東西運過來。
長灘港首席執行官科爾德羅發出警告:“對于消費者來說,達成協議刻不容緩,否則他們將面臨價格上漲或某些商品短缺。”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加州州長紐森要公開跟特朗普唱反調,因為關稅戰的影響,第一個沖擊的就是加州的對外貿易。
那么,這些原本應該送到美國的貨物,又去了哪里呢?
同樣是在5月10日,巴西總統盧拉的訪華,給了我們一個新答案。
經外交部證實,在出席了俄羅斯的紅場閱兵式后,盧拉的專機便直飛北京,并開啟了為期5天的國事訪問。
盧拉此行來到中國,將與中方討論的一個重大議題,就是“兩洋鐵路”的建設計劃,該鐵路將橫貫南美大陸、全長約5000公里,連接巴西東海岸與秘魯西岸的錢凱港。
在去年11月,中國在秘魯建設的錢凱港正式開始運營后,“兩洋鐵路”就進入了加速階段。
在今年4月16日,中方便專門派出了一個由技術人員和官員組成的大規模代表團,前往巴西具體討論了巴西和南美一體化的計劃,特別是鐵路方面的合作。
巴西方面對“兩洋鐵路”十分期待,巴西規劃部機構協調秘書維拉韋德表示,在鐵路以及巴西領土不同地區的水路將具有巨大的潛力,這將為巴西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提供更多機遇,并增加南美洲的區域內貿易。
對于中國而言,中方的投資意向也非常高,因為錢凱港的存在,中方跨越太平洋出口的貨物,將在這里形成新的集散地,如果“兩洋鐵路”建成,中國產品將從秘魯輻射到整個南美。
而南美包括巴西、秘魯、阿根廷等國家,都是新型發展中國家,其市場潛力不容忽視,并且與中國有著良好的合作意向,這將是中方開拓市場的重要方向,而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南美也將扮演部分替代美國市場的角色。
從中巴的經貿合作來看,雙方有著極高的互補性。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們聊到,自從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對華發起貿易戰后,中方就在農產品進口上布局全球,其中巴西已經成為了中國大豆等農產品的進口國,并逐漸替代了美國的地位,成為了對華大豆第一出口國。
而中國的機械電子類產品在巴西同樣頗受歡迎,占到了中國對巴西出口總額的40%,其中中國的手機、電視機在2024年前三季度對巴西的出口額高達324億元,此外,中國的汽車零配件、光伏組件與新能源設備在巴西的市場份額也在快速增加。
中國與巴西已經形成了“工業品換資源”的互補模式,現在制約雙方貿易提升的主要因素,就是貨運交通問題,因此錢凱港與“兩洋鐵路”的建設就成了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那些因為美國高額關稅而不再停靠美國西港的中國貨船,自然也就有了新去處,未來可能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貨船選擇南美市場,這也是全球貿易變局下的必然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