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俄方停火,烏軍再次攻入俄本土,特朗普終于承認:無力調停俄烏沖突?
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勝利日停火”協議已經正式生效,將持續3天,主要是為了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
在停火期間,俄軍將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可以看到,俄方現在把球踢給了烏克蘭:到了考驗烏克蘭和平意愿的時刻。
對此,烏方尚未給出回應。
但是,在此前俄方剛放出這一停火消息時,烏方并沒有同意,反而指責其不過是“一場鬧劇”,呼吁停火30天。
而俄方也設定了一個條件,就是如果烏軍在停火期間,單方面發起攻擊,那俄方也會“立即”給予回擊。
顯然,雙方對峙的意愿仍然很強烈。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京停火命令生效的幾小時前,雙方還在互相發動大規模襲擊,俄羅斯被迫關閉了機場,烏軍也有人員傷亡。
更重要的是,烏軍對俄邊境的襲擊行動仍在持續進行。
據俄媒最新消息稱,烏軍連續幾日集結機械化部隊,頂著炮火再次強突庫爾斯克邊境,并且再次成功越境攻入俄本土。
只不過剛越過邊境,就裝上了俄軍部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火,雖然烏軍被打退,但仍然在發動猛烈轟炸,試圖趕走俄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隨后也確認了,“重返庫爾斯克”的軍事行動仍在進行中。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烏軍是豁出去了,非要從俄羅斯身上扯“一塊肉”下來,這對于現在的烏克蘭來說,相當重要。
因為這樣做能夠向美西方國家展示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從而得到更多的援助,短期內不會被拋棄。
但俄軍也早已做好了準備:不僅派車臣部隊參與阻擊,還再次得到了朝鮮的幫忙。
據烏智庫透露,朝鮮又派遣了四個團的兵力支持俄羅斯,主要部署在庫爾斯克、布良斯克州等地的邊境地區。
按照朝軍的編制,這支部隊大約有8000到10000人,如果屬實,那對于俄軍來說顯然是一大助力,能有效填補俄軍的兵力缺口,給俄軍騰出靈活打擊烏軍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朝鮮參戰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就在前幾日,俄朝雙方都已經公開官宣了,朝鮮出兵幫助俄羅斯收復庫爾斯克的消息。
大量朝軍參戰的視頻也被公布,朝軍的戰力得到了俄烏的高度評價,尤其是朝軍不怕犧牲的戰斗作風,令烏軍和雇傭軍聞風喪膽。
數據顯示,在前期的作戰中,朝鮮1.2萬人的特種部隊,只有10%左右的傷亡,
所以,他們的加入,必然會使俄軍如虎添翼。
而這也意味著,俄烏局勢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和平協議似乎更加難以達成。
就連一向“樂觀”的特朗普也開始蔫兒了,特朗普在采訪中表達了對和談的希望,也承認協議可能無法實現。
俄羅斯主要關心的是維持目前占領的烏克蘭領土,尤其是四個烏東州和克里米亞。
此外,俄羅斯希望徹底消除來自烏克蘭的安全威脅,尤其是北約勢力在該地區的擴張。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即使特朗普口頭上給予了一些保證,也不太可能獲得普京的信任。
且不說特朗普本就善變,而且特朗普任期有限,未來政治變化可能會帶來新的挑戰。
因此,局勢的不確定性,讓俄方對達成長期和平協議不抱太大希望。
對于烏克蘭而言,他們雖然愿意在某種程度上接受現狀,但國內外的壓力使得他們無法輕易妥協。
背后有歐洲和美國的支持,無論是武器還是情報支援,烏克蘭得以繼續在戰場上抗衡俄羅斯,即便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西方軍援的"擠牙膏"戰術產生了意外效果:比如,海馬斯火箭炮到貨延遲反而迫使烏軍發展出無人機突襲戰法。
只是,北約內部關于是否繼續向烏軍提供西方武器攻擊俄本土的扯皮,暴露出聯盟機制的致命短板。這場戰爭的勝負天平,或許早在軍工廠的流水線上就已傾斜。
這場消耗戰正被拖向不可預測的拐點。
從當前的形勢看,俄烏戰爭短期內難以通過談判解決。雙方都有繼續進行軍事行動的動力和資源。
俄羅斯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為進一步進攻做著準備。而烏克蘭依靠西方的支持,努力繼續抵抗。
要想真正迎來和平,必須有一方在軍事上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并且促成另一方承認失敗。
俄烏沖突的走向將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地緣政治動態、軍事行動的成敗以及國際社會的介入。
未來一年,局勢可能仍將膠著,直至出現決定性的轉折點。戰爭的終結或許需要更長時間,期間伴隨的政治博弈和軍事行動還將持續影響整個俄烏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