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雨曼
不讓真正的想法和聲音湮滅于分散、有限的傳播力量,「聯合」顯得十分必要。
日前,一則公告從瑞士傳出,宣告國際乒乓球運動員聯合會(United Table Tennis Players,簡稱UTTP)成立的同時,也標志著職業球員們有了聯合發聲、爭取權益和參與治理的更多可能。
這個橫空出世的組織,已經在乒乓球職業化、全球化的道路埋下了一顆關鍵種子。
從「個體抗爭」到「集體發聲」
2025年的國際乒壇,注定被載入史冊。
這一年,除了世界杯、世錦賽等大賽與WTT系列賽事多點開花之外,一系列關于權力結構、職業化進程和運動員權益的深刻博弈也在乒乓球世界持續進行。
其中就包括日前國際乒聯公布的兩份財報指出,2024年全球職業和賽事收入已達5200萬美元,較2019年增加3倍不止,反映了當前乒乓球發展的向好態勢。但與此同時,不少人看到的是數據背后那些本該處于核心位置、連接賽事和協會的關鍵角色——運動員,似乎在眼下的權益保障、獎金分配等關鍵領域仍缺乏實質性話語權。
事實上,運動員權益保障早已成為乒壇的焦點話題。開年,樊振東、陳夢兩位知名選手宣布退出世界排名積分系統,更是引發輿論震蕩,將討論熱度推至頂點。
一石激起千層浪,社交媒體上各國乒乓球運動員以不同形式多次發聲:法國名將西蒙·高茨多次在社媒抱怨參賽名額「天然偏向傳統強隊」、獎金遠低于其他職業運動項目;非洲乒乓球「一哥」阿魯納曾經因生病缺賽還受到積分賦零和罰款公開表示抗議。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頂尖球員在鏡頭前或社交媒體公開抱怨賽程過密導致競技表現受影響,為爭取參賽資源與獎金不得不自掏腰包輾轉各洲,國際比賽常與收入較豐厚的俱樂部聯賽和商業賽行程沖突……
西蒙·高茨曾在社媒公開評價運動員待遇問題 圖源:法國乒乓球媒體
這些爭議看似孤立,實則共同指向一個核心矛盾:乒乓球運動的傳統「勞資關系」,已難以承載職業化、全球化進程下的球員訴求。
在此背景下,UTTP在瑞士蘇黎世宣告成立,或許意味著運動員與乒壇各主體的關系將邁入「2.0」階段。
這個由歐、非、南美等五大洲26名職業運動員共同建立的非營利組織,明確將「成為全球職業乒乓球運動員的獨立代言人」寫入章程。
在國際職業體育組織的更迭歷史上,很少有像這個組織一樣如此低調的開端——沒有盛大的新聞發布會,甚至嶄新的官網頁面只有數百字簡介?;谟邢薜墓_信息,我們嘗試解讀這個由職業運動員發起建立的國際組織,并發現其設計架構之下埋藏的一些邏輯。
圖源:UTTP官網
一方面,這個組織選擇落地瑞士,顯然是參考了國際足聯(FIFA)、國際奧委會(IOC)等體育機構實踐過可行的路徑:以《瑞士民法典》為法律基礎,依托這個國家中立性地位、穩定的經濟政治框架為組織創造良好發展條件。
另一方面從組織架構看,無論國籍、排名或所屬協會,其會員資格向所有職業運動員開放;經費來源摒棄單一依賴商業贊助的模式,轉為構建「會費+多元籌資」多維渠道——向加入球員收取會員費,同時整合公共文化基金補貼、商業捐贈。這種設計既是組織可持續運營的前提,也為后續獨立維護球員權益提供了能力。
除此之外,赫然列于官網的多條宗旨和明確章程同樣顯示出強烈的「務實」思想,直指運動員在當前職業賽場的痛點:
一、在整個運動中促進道德和誠信的發展;
二、強調管理和賽事組織的透明度;
三、支持獎金分配和工作條件的公平性;
四、保護球員免受歧視和剝削;
五、確保這個組織真正代表所有性別、國籍和競爭水平的職業運動員……
組織一經成立,德國老將奧恰洛夫、新晉世界杯冠軍雨果等國際知名球員紛紛在社媒為UTTP發聲。
圖源:uttplayers
「是時候讓運動員成為職業乒乓球運動的核心了,這本該也是我們的位置?!?/strong>創始球員們寫在組織簡介文末的這句話,仿佛就是對UTTP誕生價值的最有力詮釋。
乒乓球職業化進程的關鍵「拼圖」
縱觀現代體育發展史,運動員工會組織的崛起進程往往與項目職業化程度呈正相關。
在北美四大體育聯盟、歐洲足球聯賽以及網球、F1等成熟的職業聯賽或體育項目領域,運動員工會的運作早已形成范式:勞資談判中,工會通常會代表運動員同資方(職業聯盟、俱樂部等)談判,為組織內運動員們爭取利益,努力提高待遇;相應的,運動員也將繳納一定的會費來幫助其長期運營。
過去,工會為運動員權益與職業聯盟談判甚至抗爭的例子并不在少數。1954年成立的NBA球員工會(NBPA)多年來通過集體談判為球員爭取到遠超北美其他職業體育聯盟的收入分成;F1車手協會(GPDA)在賽道和比賽安全改革中發揮關鍵作用……
圖源:NBPA
視線拉回今年3月,職業網球運動員協會(PTPA)針對全球四大網球管理機構:ATP、WTA、ITF、ITIA聯合發起了一項「超大規?!乖V訟。其中細節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機構被指控擠壓賽事競爭空間,球員分成比例較低,對球員健康和安全的忽視,肖像權和贊助商限制等。
盡管大部分指控仍在調查階段,可是這樣發起大規模訴訟并能直接與機構對話的行為,在某種程度已經說明了PTPA保護旗下球員的決心與能力。
圖源:PTPA社媒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這些事實揭示了一個體育世界的底層運行邏輯:當職業運動價值達到相當規模,運動員需要從「勞動方」轉變為「利益攸關方」。
對于乒乓球而言,UTTP的出現或許就意味著這項運動的職業化進程迎來了歷史性節點。
從理論層面,該組織的成立填補了職業乒壇的勞資關系規范的空白。如果UTTP能夠通過聯合的發聲渠道,保持與乒壇所有主體的有效溝通,或許能催化出更具活力的乒乓球職業生態系統。
硬幣一面寫滿了理想和期待,而另一面落地實踐后的挑戰同樣清晰可見:UTTP目前仍是一個規模有限、較為脆弱的新生體。
「我們致力于維護他們(職業球員)的權利和利益,支持乒乓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惯@句來自UTTP的承諾極具分量,也需要經受來自現實的重重考驗。
首先,組織當前對全球頂尖球員的覆蓋情況尚不理想。截止成稿,官網會員數量增加至33名,包括德國名將奧恰洛夫、巴黎奧運會團體銅牌得主勒布倫兄弟、阿魯納和新晉世界杯冠軍雨果等。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職業運動員仍持觀望態度,實力和影響力皆突出的亞洲多國和地區球員更是集體「缺席」。
圖注:UTTP官網
其次,當前乒壇兩大主要組織——國際乒聯與世界乒乓球大聯盟(WTT)尚未對UTTP作出正式回應。但我們不能排除三者之間的權力博弈已暗流涌動的可能性。畢竟,任何實質性改革都意味著既有利益格局的松動。
同時,UTTP提出的多元化收入模式僅是一種理想狀態,具體執行面臨復雜挑戰。例如,贊助商更傾向于支持能帶來曝光的賽事方而非組織內的運動員;公共補貼依賴各國協會政策配合……
就像有國外球迷在全球最大乒乓球論壇Table Tennis Daily被頂上熱門的評價那樣:「這個工會(UTTP)能夠改寫游戲規則的前提,必須是乒乓球員本身已經足夠值錢?!?strong>顯然,對職業化和影響力發展現狀有限的乒乓球而言,存續還是擺在UTTP眼前的大問題。
偉大在成為偉大之前,都是以一個個「不可能」作為開始。UTTP的未來發展,本質上是一場關于「乒乓球職業化究竟需要何種勞資關系」的變革性實驗。
誠然,這場變革的未來走向尚未可知,但歷史已給予我們啟示:工會是職業體育進步的催化劑。同樣,乒乓球運動需要的不是工會與乒協非此即彼、水深火熱的對抗,而是一個在抗衡中尋找共識、在沖突中創造價值的新生態。
我們有理由相信,自UTTP誕生的那刻起,整個乒壇已站在一個嶄新的時代路口。
※ 文章封面及題圖來源:UTTP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