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上海實施“分類”,是作為試點的,或許成功,或許失敗。那么,時至今日,上海的“分類”,算是成功還是失敗呢?還是時間還不夠,目前還無法下結論?幾年,上海的“分類”,屬于雷區,是不能碰不能踩的,涉及到這個主題的文章和視頻,平臺一律通不過審核的,毋庸質疑,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至于為什么?我也想不明白是啥原因。如今,尺度寬了很多了,這類主題的文章和視頻都能通過平臺的審核了。至于這又是為什么?我也同樣想不明白是啥原因。昨天,上海電視臺的新聞里說,上海將延長居民投放的時間。也就是說,以前的扔時間,都是規定好的,只有在規定好的屬于你的時間段里,你才可以去扔。不然,只能放在你的家里。再說,過了扔的時間,有的會給房上鎖,有的則干脆撤走桶,你也沒地方扔的。除非是你不怕被攝像頭拍到,你隨地偷偷扔。
要說作為居民,這樣的規定時間才能扔,克服也是能克服的,但終歸是不太方便的,如果錯過了時間,家里一堆,這樣的感覺會舒服嗎?現在延長扔的時間,算是以人為本。按我的個人觀點,扔垃圾應該24小時都可以。為什么這就不該是最應該的呢?
我們現在的小區,倒是24小時房都開放的,我們而且大多會做到干濕分離,把干濕倒入不同的桶。我知道有的小區,確實是在規定時間才能扔的。
前幾年剛開始那會,我們小區的房也是有時間規定的,還會有志愿者守在那里,會監督,會檢查。時間一到,房關門,志愿者們也撤退。
再早幾年,那時候是我們在農村老家的最后一年,大家都在準備收拾打包的了,整個村莊就是一副被洗劫一空的感覺,有的人家都已經搬出去的了,租借居住在村里的外來人員起碼走掉了一半了。即便是這樣,在分類的實施上,不含糊的,也是規定時間才能扔,不過不要求干濕分類,志愿者守在桶旁邊,到點就下班。
那時候村莊就要拆遷,我們村民就要搬走離開村莊,路邊的隨處可見。但是,該執行的還得執行,該做的事情還得做,哪怕做得一點都沒有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